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新县

安新县

1913年改新安县置,属直隶保定道。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镇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9年迁今治新安镇。


在河北省中部。属保定市。面积738平方千米。人口40.4万。辖9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安新镇。武周如意元年(692年)置武兴县,后改唐兴县,先后属易州、鄚州。五代更名宜川县,后省入鄚州。金天会七年(1129年)升安州,属河北东路。大定二十八年(1188年)安州徙治葛城县(今安州镇)。泰和八年(1208年)置渥城县于今治,属安州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州、县废,后复置,渥城并入归信县,为新安镇。至元九年新安镇升新安县,与葛城县同属安州。明洪武七年(1374年)葛城县省入安州;后安州降为安县;十三年复置安州、新安县,属保定府。清道光十一年(1831年)新安县省入安州。1913年安州降为安县,1914年安县更名安新县,属直隶省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0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9年属保定专区,1950年县人民政府迁今址。1958年并入徐水县,1960年复设,属保定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4年划归保定市。地处冀中平原白洋淀、文安洼区,地势低洼。东部白洋淀占全县面积的42.5%,有唐、潴龙、孝义、府、漕、瀑、萍诸河汇入淀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盛产芦苇、鱼、蟹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稻。有造纸、制鞋、羽绒、柳编、建材等工业。苇席产量占全国40%。保安、徐安、高安等公路经此。有白洋淀雁翎队战斗遗址和留村仰韶文化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桥营

    明置,属崖州。在今海南省三亚市东,滨海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二》 “乐安营”条下:“又拨把总驻小桥营,分防藤桥诸汛。”

  • 候雨山

    在今陕西志丹县西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保安县 “九吾山” 条下: 候雨山 “旁有石室,天将雨,则此山烟雾四塞,人以为候”。

  • 集兴疃池

    在今山西广灵县南五里集兴町村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广灵县: 集兴疃池 “在县南五里。其水清湛不竭,……并注于壶流川”。

  • 平水

    ①在今山西临汾市西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汾水南与平水合,水出平阳县西壶口山, ……其水东径狐谷亭北, ……又东径平阳城南,东入汾。”②平阳府(今山西临汾市)的别称。以城西汾水支流平水而得名。金、元时置

  • 宣慈乡

    即浙江武义县西南柳城镇。明初属丽水县,置鲍村巡司于此。景泰三年 (1452) 为宣平县治。即今浙江省武义县西南柳城镇。明初置鲍村巡检司于此。景泰三年(1452年)于此析丽水县置宣平县。

  • 桐川

    又名桐汭水、桐水。即今安徽郎溪县境郎川河及桐汭水。《元和志》 卷28广德县: “桐汭水在县西五十里。春秋楚子期伐吴,至桐汭是也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03广德县: “桐水在县西北二十五里。源出白石山,北

  • 临颍郡

    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改颍川郡置,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南。隋开皇初废。北齐改颍川郡置,治长社县(今河南临颍县西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竹古弄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管番民总管。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西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长顺县西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后废。

  • 桥东墟

    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南桥东乡。清同治《南昌府志》 卷4丰城县: 桥东墟 “在县南三十里”。

  • 青阳门

    十六国后凉都城姑臧城的城门,在今甘肃武威市。《晋书·秃发利鹿孤载记》: 建和年间,秃发傉檀袭姑臧,“耀兵于青阳门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