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丰镇

安丰镇

亦作北安丰镇。即今江苏兴化市东北六十里安丰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
(1)在江苏省东台市南部偏西。面积71.2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丰,人口 8200。以北宋范仲淹率民修堤筑堰,百姓从此“安居乐业、丰衣足食”之意得名安丰。1949年设安丰镇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改乡,1984年复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,产蚕茧等,有螃蟹、甲鱼等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。有棉纺、化工、丝绸、建材、塑料、电线、冷却设备等厂。新长铁路、204国道过境。通公路及航运。为明代哲学家王艮、清代诗人吴嘉纪故里。为省历史文化名镇。(2)在江苏省兴化市东北部。面积99平方千米。人口7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丰镇,人口1.6万。古名安仁乡,明时用现名,又名北安丰镇。明、清设巡检司。1919年为县辖镇,1945年毁于战火。后为苏中根据地,有苏北“小延安”之称。1950年设安丰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5年置镇。2000年中圩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、鱼虾等。所产河蚌育珠有名。有轧钢、石棉、砖瓦、水泥、印刷、电子等厂。盐靖、盐姜、周大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纪念塔。(3)在安徽省寿县中部。面积88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丰路,人口 3030。1949年设石集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置石集镇。1992年谷贝乡并入,1996年改用今名。产稻、小麦、豆类、棉花等。为县南物资重要集散地。有榨油、制砖、印刷、粮油加工、农机修配等厂。六寿公路经此。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石德宽出生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辽东

    地区名。泛指今辽宁辽河以东地区。或通称今辽宁省。与辽左同义。地区名。指今辽宁省东部地区。包括今丹东市及本溪市部分地区。为辽东半岛的一部分。解放初曾设辽东省。

  • 青居城

    南宋淳祐九年 (1249) 建,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西青居山。徙顺庆府治于此。古城遗址尚存。在今四川省南充市南青居山上。南宋淳祐年间筑,宝祐六年(1258年)蒙古军攻破此城。

  • 玉峰山

    一名峰山。在今安徽东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建德县:玉峰山“在县治南。绝顶奇石,光莹似玉”。俗称马鞍山。在江苏省昆山市西北部。周围1.5千米,海拔80米。一峰突起原野,有“真山似假山”之说。山上胜迹

  • 木藏城

    吐蕃置,在今甘肃临夏县南。《宋史·王韶传》:熙宁六年(1073),“瞎征以其间据河州,韶进破诃诺木藏城”。即此。

  • 河湖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丰城县。即今江西丰城市西南荷湖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称荷湖墟。②北宋置,属建昌县。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境。

  • 新里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析浚仪县置,属汴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北。大业二年 (606)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贞观元年 (627)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析浚仪县置,治今河南

  • 四西铁路

    从吉林四平街(今四平市)至西安(今辽源)。全长82.5公里。日伪于1935—1936年修筑。

  • 落兰部

    唐南诏乌蛮部落之一,属会川都督。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。《元史· 地理志》泸沽县: “在 (礼) 州北。昔罗落蛮所居,至蒙氏霸诸部,以乌蛮酋守此城,后渐盛,自号曰落兰部,或称罗落。” 元至元十五年

  • 射垛山

    在今河北井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井陉县: 射垛山 “在县 (今城关镇) 东南六十里。《志》 云: 秦王翦伐赵,下井陉,尝射垛于此”。故名。

  • 鲍口

    ①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四十里沱沟。《魏书·邢峦传》: 豫州城民白早生杀刺史,以城附南齐,“于是峦率骑八百,倍道兼行,五日次于鲍口”。即此。②即今湖北蒲圻市。隋开皇十二年 (592) 蒲圻县移治于此。在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