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宁阳县

宁阳县

①东汉改宁阳侯国置,属东平国。治所在今山东宁阳县南十七里古城。西晋废。

②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)改龚县置,属兖州。治所即今山东宁阳县。以在宁山之阳而得名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省入嵫阳县。大德元年(1297)复置。明属兖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。1925年属兖济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


在山东省中部。属泰安市。面积 1125 平方千米。人口80.6万。辖9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宁阳镇。商为郕邑。西周、春秋为郕国地。西汉置宁阳侯国(治今县南),因在宁山之南而得名。属泰山郡。东汉改为宁阳县(治今县北古城)。《大清一统志》:宁山“在宁阳县北十八里,县在其南,故曰宁阳”。属东平国。西晋废。北齐移置平原县于此,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改为龚丘县,属鲁郡。唐属兖州。北宋大观四年(1110年)改为龚县,属袭庆府。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复名宁阳县,治今宁阳镇,属兖州。元属兖州,隶济宁路。明、清属兖州府。1914年属济宁道,1925年属兖济道,1928年直属省。1939年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,属泰西行政区(旋改泰西专区)。1946年属冀鲁豫行政区第二专区,1948年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七专区。1950年属泰安专区。1958年属济南市。1961年复属泰安专区(1967年改称泰安地区)。1985年属泰安市。县境地处鲁西南平原和鲁中山区的交接地带,地势东高西低,中部凸起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甘薯、花生、皮棉。为鲁西黄牛的生产基地。工业有化工、煤炭、电力、机械、建材、酿造、纺织、印刷、陶瓷、服装加工、食品等。京沪铁路贯穿县境南北。磁莱铁路和济兖、济微、蒙汶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大汶口文化堡头遗址。纪念地有泰宁边区自治会旧址、华东野战军济南战役司令部旧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康阴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洧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南四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开封府尉氏县: 废康阴县 “在康沟南,因名”。贞观元年(627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于古亭城置,治今河

  • 合乡县

    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二十三里。三国魏改为合城县。西晋复为合乡县。南朝宋及北魏属兰陵郡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甘露四年(前50年)封鲁孝王子平为合乡侯,置侯国。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。后改

  • 阿剌脑儿

    一作阿剌诺尔。元时对今青海玛多县西扎陵湖和鄂陵湖的统称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河源附录》:河源火敦脑儿“群流奔辏,近五七里,汇二巨泽,名阿剌脑儿”。即今青海省玛多县西鄂陵、扎陵二湖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河源附录

  • 惬山

    亦作狭山。在今河北大名县北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16贵乡县: “成帝时河决金堤,河堤使者王延世募人塞之,盖运土塞河之处,以其惬当人情,故谓之惬山。” 又 《资治通鉴》: 唐建中三年 (782),朱滔、

  • ① 一作郢。又称毕郢。商邑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,接泾阳县界。《逸周书 · 大匡解》: “维周王宅程。” 《书序》 曰: “维周王季宅程。” 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引 《帝王世纪》: “文王居程,徙都丰。

  • 千万贯长官司

    清康熙四十三年(1704)置,属雷波卫。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千万贯乡。雍正六年(1728)改为土千总。

  • 田头寨

    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二》 “归姜寨”条下:田头寨“在州(治今中和镇)西南四十里。亦宏治中置”。

  • 淮宁军

    唐方镇名。即淮南西道。大历十四年(779) 淮西节度使赐号淮宁军,治所在蔡州 (今河南汝南县)。同年改为申光蔡节度。唐方镇名。大历十四年(779年)以淮西节度使号为淮宁军,治蔡州(今河南汝南县)。同年

  • 武成县

    ①东汉以武城县改名,属定襄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北。一说即今和林格尔县东南新店子古城。后废。②唐天授二年 (691) 改武义县置,属婺州。治所即今浙江武义县 (壶山镇)。天祐中复名武义县。③191

  • 空仓堡

    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 ·泽州府》: 空仓堡 “在高平县西南四十五里,与沁水县接界。两壁高山,中通小道。明万历三十四年,创立石城,置巡司于此。后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