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江苏扬州市广储门外梅花岭扬州博物馆内。史可法(1601—1645)字宪之,号道邻。河南祥符(今开封)人。明末抗清名将,守卫扬州时殉难。养子史德威曾与史可法一道抗击清兵,因未找到史可法的遗体,便把其
在今广东雷州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雷州府》: 武郎盐场 “在海康县西。自廉州府合浦石康海至此泊舟,北通遂溪乐民所。明初置盐课司,崇祯三年裁。今有武郎埠”。
简称祥祐监军司。西夏置,治所在石州城(今陕西横山县东北波罗堡附近)。元废。
在今山西方山县东北津良庄。《清 一统志·汾州府》 “吴城镇” 条下: 津梁镇 “在 (永宁)州北。有堡”。
在今安徽歙县城南二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4歙县: 城阳山 “在县南。回环孔高,为城郭之襟带。居郡之南,故号为城阳焉。即许宣平得道之所,亦为李白所寻不遇之处。今山上有遗迹存”。
故地当在今斯里兰卡东北部之亭可马里一带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“千里马,北与大奋山截界,溪流护市,四时澄彻,形势宽容。”或以为即《明史·外国传》 之千里达。
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部,与浦口隔江相望。为长江南北水陆交通枢纽之一。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时,英军进迫下关,强迫清政府在附近江面英舰上签订不平等的《南京条约》。1858年中英《天津条约》开为商埠。②即
北周天和元年(566)改武乡县置,属褒中郡。治所即今陕西汉中市东北武乡镇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 九年(626)废。古县名。北周天和元年(566年)改武乡县置,治今陕西省汉中市东。属汉
在今甘肃靖远县东。清宣统《甘肃新通志》卷3兰州府靖远县图:东北有小红沟,产盐。
明初袭元制,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。洪武九年(1376)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但习惯上仍沿称布政使司为省。至永乐十一年(1413)有十三布政使司,故又称十三省。明初沿袭元制,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。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