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宁晋县

宁晋县

唐天宝元年(742)改廮陶县置,属赵郡。治所即今河北宁晋县。北宋属庆源府,金属沃州。元属赵州。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南部。属邢台市。面积 1107 平方千米。人口72.4万。辖8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凤凰镇。春秋为晋杨氏邑。西汉置杨氏县(治今址)、瘿陶县(治今县南),属巨鹿郡。东汉瘿陶县为巨鹿郡治。晋省杨氏县入瘿陶县,属巨鹿国。北魏永安二年(529年)析瘿陶县置瘿遥县(治今址),并置巨鹿郡。北齐废巨鹿郡,瘿陶县省入瘿遥县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瘿遥县更名瘿陶县,属赵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取“安宁福来”之意改瘿陶县为宁晋县,属赵州。宋属庆源府。金属沃州。元属赵州。明、清因之。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,次年属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0年属晋冀鲁豫边区。1949年属邢台专区,1958年属石家庄专区,1960年属石家庄市,1961年复属邢台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3年划归邢台市。地处冀南平原区,南部是古宁晋泊洼地。邢台地区的水系及石家庄、邯郸地区部分水系在县南部汇合成滏阳河、滏阳新河向东北流向渤海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棉花。为全国粮食、畜牧生产基地县。工业有化工、机械、织染、食品、服装、酿酒等。308国道纵贯中部,有公路通邻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草堰场

   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六十二里草堰镇。产海盐。清时设盐课大使。民国初以刘庄场并入,设场知事。

  • 乞湿泐巴失海子

    即乞则里八海。今新疆福海县西北乌伦古湖。《元朝秘史》卷5:征乃蛮,“又追至乞湿泐巴失海子”。

  • 石山

    即今海南省琼山市西南石山镇。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。(1)古山名。在辽宁省凌海市石山镇境内。峰有十三,昔名十三山,今称石山。主峰海拔254米。特产花岗石。据传,清圣祖(康熙帝)东巡过此,留有十三山诗。(2

  • 石关峒长官司

    明宣德三年(1428)置,属金峒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。后废。

  • ①又作聃或冉。西周初封国。姬姓。在今安徽临泉县。春秋时为蔡国所灭。《春秋》:文公三年(前624),“伐沈,沈溃”。《左传》:定公四年(前506)“夏,蔡灭沈”。②古国名。在今山西汾水流域。《左传·昭公

  • 玄洲苑

   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西。《北齐书·魏收传》:河清二年(563),“帝于华林别起玄洲苑,备山水台观之丽”。

  • 识臼县

    唐显庆元年(656)置,属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2悉州识臼县:“地名识臼,因之为名。”天宝元年(742)改为昭德县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四川省黑水县东南。属悉州。广德后地入吐蕃。

  • 溥乐城

    北宋咸平间建,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南苦水河畔。《宋史纪事本末》 卷14 “西夏叛服”: 咸平五年 (1002) 李继迁叛,张齐贤等议弃灵州,通判永兴军何亮复上安边书,言 “灵州不可捨,请筑溥乐、耀德二城,

  • 桂溪

    ①即今四川梁平县西南高滩河,为龙溪河上游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9梁山军: “桂溪在桂溪市。《寰宇记》 云: 旧忠州桂溪县以桂溪为名。县废来属。《图经》 云: 唐初为桂溪,以两岸多桂木,因以名之。”②即

  • 别故河

    在今河北滦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滦州“横河”条下:“又有别故河,在州西北二里。发源州西北庙儿山,东南流,过岩山下,……下流俱注于滦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