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北赕
宋大理置,属首府大理地区。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。元改浪穹县。
大理置,治弥茨(今云南洱源县)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改为浪穹千户。
宋大理置,属首府大理地区。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。元改浪穹县。
大理置,治弥茨(今云南洱源县)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改为浪穹千户。
1947年改太原县置,治晋源 (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)。1949年迁治太原市 (今山西太原市)。1951年撤销,并入太原市。旧县名。1947年因太原县析城区设市,为避免混淆,遂改太原县为晋源县,治晋
即今湖北黄州市北六十六里淋山河镇。清光绪 《黄冈县志》 卷24 《兵事》: 同治三年(1864) 五月,陈得才、张总愚、赖文光等众数十万入县境,自道规河、淋山河、回龙山、孙家嘴等处,纵横二百里间,垒、
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广昌县:宁净口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接浮图峪,路通易州五虎岭。《志》云:宁净口与浮图峪口,景泰三年俱筑堡,置戍于此”。
明永乐四年(1406)升永宁州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一百零七里忠实村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北部及四川乡城县、稻城县南部地。清康熙三十七年(1698)属永北府,乾隆三十
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百侯。清嘉庆二十四年(1819)移大产巡司于此,改名白堠巡司。在今广东省大埔县东南百侯。清嘉庆二十四年(1819年)移大产巡检司治此,改名白堠巡检司。
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)改迎恩驿置,在今浙江宁海县城东。明万历二十一年(1593)移今县西南桑洲镇。寻复旧。三十九年(1611)废。
即今甘肃平凉市东白水乡。北临泾水,为往来孔道。《清一统志·泾州》:白水驿“有驿丞,今裁”。
即今贵州麻江县东养鹅村。《明史·贵州土司传》: 万历七年 (1579),“者亚阿斗以反诛,乃罢乐平吏目,增设麻哈州州判一员,令居乐平司,以养鹅、者亚、羊肠诸苗属之”。万历 《贵州通志》 卷20载巡抚舒
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。五代以后黄河屡决于此。在今河南省延津县西南。五代以后黄河屡决于此。
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湖东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陆丰县图: “西南过海甲汛,湖东汛,屈西北过湖东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