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州
唐武德五年(622)置,治所在南昌县(今江西南昌市西南)。八年(625)废。
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南昌县(今江西南昌市西南)。辖境未详。八年废。
唐武德五年(622)置,治所在南昌县(今江西南昌市西南)。八年(625)废。
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南昌县(今江西南昌市西南)。辖境未详。八年废。
在今湖南道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24道州: 营道山 “其始名曰营阳,又曰南营,又曰洪道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5永州府: 营道山 “亦名龙山。状似蟠龙。……唐改曰弘道,至宋始改今名”。
清置,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南三台河沿岸,设千总于此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直隶张家口厅有“乌里雅苏台镇”。
清顺治十八年(1661)置,属罗城县。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》:中峒隘“在罗城县西南三十里。路通庆远,环隘皆山”。
在今西藏比如县比如、怒江乡境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5《部落》。“毕鲁”,藏语意为母牦牛部落。
即宋之如洪镇。在今广西钦州市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钦州 “千金镇” 条内: “如洪,或曰即渔洪之讹也。明永乐七年,交阯贼船劫掠钦州鱼洪村,官军追至交阯万宁县海上,遇贼舟,尽擒之。”
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永宁镇。明洪武中置查城站及查城驿。后移永宁州于此。
①即今安徽肥西县东南四十八里三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二》:三河镇“在合肥县南八十里。外环两岸,中峙三洲,三水贯其间,故曰三河”。1858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、李秀成击败清军李续宾的三河大捷即发生于此。
1943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安邱县西南部析置,治雹泉(今山东安丘市西南雹泉镇)。1953年撤销,并入安丘县。
西夏筑,在今甘肃榆中县西南马衔山。
春秋楚灭陈国置。秦为陈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南淮阳县。秦末陈涉称王都此。西汉为淮阳国治。东汉为陈国治。西晋属梁国。北魏省入项县。古县名。本西周陈国。战国楚灭之置县,治今河南省淮阳县。汉以后,历为淮阳国、陈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