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娲皇宫

娲皇宫

在今河北涉县西北二十九里凤凰山 (古名中皇山) 西坡。北齐晚期晋昌王唐邕在此开凿石窟,镌刻佛经。现存洞窟两个,南北毗邻,为一组双窟。洞内及窟外的两侧崖面现存大面积的北齐刻经,使洞窟与刻经浑然一体。现存窟内北齐造像是雕成后移入窟内的。可知娲皇宫石窟是纯粹的刻经洞窟。北齐刻经主要有 《十地经论》、《深密解脱经》、《佛说思益梵天所问经》、《佛说盂兰盆经》、《教戒经》 和 《法华经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。是国内现存文字最多的北齐石刻佛经。


俗称奶奶顶。在河北省涉县城北偏西唐王峧沟凤凰山上。北齐始建,为其离宫主要部分,以神话女娲补天得名。背靠悬崖,地势险峻。山腰有主体建筑娲皇宫,为三层楼阁式建筑,高20余米,歇山琉璃瓦顶。前有拜殿,山壁凿有8个“拴马鼻”,以铁链拴住楼后壁,俗传楼内人满,铁链即紧绷,因有吊庙之称。钟鼓楼、迎爽楼、梳妆楼、灵官亭等分筑于两侧。石刻《法华经》、《深密解脱经》字体工整,挺拔秀丽,与响堂寺石窟刻经洞字体相似。娲皇宫及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店市

    1947年3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桓台县析置,治张店(今山东淄博市驻地张店)。1950年5月撤销,并入桓台县。同年11月与周村市合并,改置张周市。1947年由桓台县析置。治张店(今山东淄博市驻地张店区)。

  • 三岩

    ①在今四川青神县南岷江东岸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12青神县:“县之名胜,在乎三岩。三岩者:上岩、中岩、下岩也。今惟称中岩焉。”俚谚云:“先有中岩,后有峨眉。”即言中岩名声早于峨眉。三岩间各相距数里

  • 仙山

    ①在今湖南安化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3长沙府:仙山“在安化县(治今梅城镇)东北六十里。两峰对峙,各有仙迹,人称之为大仙、小仙”。②在今越南永富省北部。《元和志》卷38交州平道县:仙山在“县东北十三里。

  • 金马山

    ①在今四川彭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崇宁县: 金马山在 “县北二十里。相传山似云南之金马,因名”。上有金马碧鸡祠。②在今云南昆明市东郊。唐代以来称金马山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2: “金马山在拓东城

  • 骆谷道

    亦名傥骆道。古代关中与汉中间的交通道路。自今陕西周至县西南,沿骆谷水、傥水河谷,南至洋县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曹爽传》: 正始五年(244),“爽乃西至长安,大发卒六、七万人,从骆谷入”。即此。《寰宇记》

  • 黄荆港

    在今湖南临湘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临湘县: 黄荆港在 “县 (治今岳阳市东北陆城镇) 南五十五里。源出县南百里之浆山,北流经县东聂家市,会清江口入大江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东至县南部、龙泉河东岸

  • 石豅山

    在今安徽泾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泾县:石豅山在“县东二十二里,有洞甚深广。宋绍兴初,群盗张琪等寇乱州境,民多避居于此”。

  • 酒务泉

    在今河北邯郸县西酒务楼村。《清 一统志·广平府一》: 酒务泉 “在邯郸县西十里。其水冽且甘。俗传赵王常酿酒于此。今其地亦名酒务头”。

  • 湖水

    即今河南灵宝市西阳平河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·中次六经》: “夸父之山,……湖水出焉,而北流注于河。” 《水经· 河水注》: “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,……又北径湖县东,而北流入于河。”

  • 梨花江

    即今红河在云南个旧市南一段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蒙自县: 梨花江“在县东南。源自纳楼茶甸境,流入县界,其上源即礼社江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