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威远州

威远州

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置,属威楚路。治所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南郊的大寨。明初废。洪武三十五年 (1402) 复置威远御夷州,属云南布政司。清雍正三年 (1725) 改威远厅。


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以威远赕改置,治今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。属威楚路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升为府,后废。三十五年复置威远州,直隶云南布政司。清雍正三年(1725年)改为威远厅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乃东宗

    即今西藏乃东县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乃东宗。“乃东”,藏语意为象鼻山尖前。1960年改设乃东县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乃东。1960年撤销,改置乃东县。

  • 合浦县

    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 )置, 属合浦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。东汉为合浦郡治。唐为廉州治。北宋太平兴国八年(983)废入石康县。咸平元年(998)复置,移治今合浦县(廉州镇)。元为廉州路治。明

  • 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

    蒙古宪宗元年(1251)置,治所在别失八里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)。后废。

  • 鹿苑镇

    即今江苏张家港市东鹿苑镇。清光绪 《常昭合志稿》 卷5: 鹿苑镇 “临鹿苑港,相传为吴王夫差豢鹿处,故名”。清时有把总驻守。镇西有古黄泗浦口,唐天宝十二年 (753) 秋,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日本时,由

  • 西泇河

    即今江苏邳州市西北西泇河,由山东苍山县入境,与东泇河会为泇河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2:泇水“西泇出峄州东北抱犊山,东南流至三合村,与东泇合”。

  • 茄陂

    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刘馥传》: 东汉建安中任扬州刺史,“兴治芍陂及茄陂、七门、吴塘诸堨以溉稻田,官民有畜”。古水利工程名。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。东汉建安中,刘馥为扬州刺史,兴治茄陂七门

  • 婆黎国

    即婆利国。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。《宋书·天竺迦毗黎国传》: 元徽元年 (473),“婆黎国遣使贡献”。

  • 黄陵寨

   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应山县: 黄陵寨在 “县东二十五里。其相近者曰平康寨”。

  • 塔密儿河

    亦作塔米儿河。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鄂尔浑河上游支流塔米尔河。《元史·太宗纪》: 二年(1230) 春,“帝与拖雷猎于斡儿寒河。……夏,避暑于塔密儿河”。又作忽尔班达弥尔河 (见欧阳玄 《圭斋集》 卷11

  • 青瓦达孜宫

    为吐蕃旧都雍布拉康宫殿名。在今西藏琼结县。《西藏古代文书选集》 载: “聂尺赞普及人间之君主,卒于绛妥神山。自其逝后至止贡赞普出世之前七代王统间,一直住于青瓦达孜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