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州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绥阳县(今贵州凤冈县西)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四年复置,移治都上县(今凤冈县东南)。十一年移治绥阳县(今凤冈县北馁阳镇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凤冈、绥阳、湄潭等县地。五代后废。宋初为羁縻夷州,后改为承州。
唐置,治绥阳县(今贵州凤冈县)。属黔中道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绥阳、凤冈、湄潭等县。五代后废。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绥阳县(今贵州凤冈县西)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四年复置,移治都上县(今凤冈县东南)。十一年移治绥阳县(今凤冈县北馁阳镇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凤冈、绥阳、湄潭等县地。五代后废。宋初为羁縻夷州,后改为承州。
唐置,治绥阳县(今贵州凤冈县)。属黔中道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绥阳、凤冈、湄潭等县。五代后废。
在今广西武鸣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武缘县: 紫金岭 “在县南二十里”。
亦名早社镇。北宋置,属定安县。即今甘肃宁县东南三十里早胜镇。金属定平县。古镇名。北宋以唐枣社驿置,在今甘肃省宁县东南。属宁州。后废。
金置,属广宁县。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北。
又名四望亭。唐建。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。北宋苏轼有诗: “颓垣破础没柴荆,故老犹言短李亭。”又称四望亭。唐太和中建,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临淮关南。北宋苏轼诗:“颓垣破础没柴荆,故老犹言短李亭。”
东汉改傿陵县置, 属颍川郡。 治所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十八里古城村。北魏改为鄢陵县。北齐废。隋开皇中复置鄢陵县,属许州,徙今鄢陵县。十六年 (596) 为洧州治。大业初属颍川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
①三国吴分永宁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。太平二年 (257) 属临海郡。宝鼎三年 (268) 改为安阳县。②南齐析博罗县置,属南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。南朝梁、陈间废。唐初复置,属循州
①在今四川盐源县。清时有把总驻守。1951年盐源县迁治于此。②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北石羊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姚安军民府:白盐井“有盐课提举司,旁有九井,曰观音、曰旧、曰界、曰中、白灰、曰尾、曰白石谷、
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。《元史·木华黎传》:元太祖时,“进攻北京,金守将银青率众二十万拒花道逆战,败之,斩首八万余级”。即此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南古山林附近。《元史·木华黎传》:成吉思汗十年(121
即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南十八里窦店镇。清光绪 《顺天府志》 卷27良乡县: “西南二十五里窦店镇,有铺,北接七里店,南接黄土坡。”在北京市房山区东南部。面积30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窦店,人
一作三堂寨。北宋置,属武冈县。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北六十五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