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兰冈
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。1585年努尔哈赤拒界凡等四城酋长于此。后金天命四年(1619)拒明兵诸王至太兰冈,欲俟努尔哈赤,亦指此。
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努尔哈赤拒界凡等四城酋长于此。后金天命四年(1619年)拒明兵诸王至太兰冈,欲俟努尔哈赤,亦指此。
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。1585年努尔哈赤拒界凡等四城酋长于此。后金天命四年(1619)拒明兵诸王至太兰冈,欲俟努尔哈赤,亦指此。
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努尔哈赤拒界凡等四城酋长于此。后金天命四年(1619年)拒明兵诸王至太兰冈,欲俟努尔哈赤,亦指此。
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南。明于此置东山巡司。(1)北宋咸平二年(999年)置,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古城镇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为县。(2)在今浙江省瑞安市东南东山镇东山。明代与上
一作岳山镇。即今安徽宁国县东南五十里石口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江西省余干县北部。面积30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口,人口680。明代建村,以地多砾石且位河口,称石子口,简作石口。1950年
又称吴大帝陵。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之阳梅花山上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 载:孙权字仲谋,建安五年(200)接掌大权,建立东吴。黄武元年(222)为吴王, 太元二年(252)“夏四月,权薨,时年七十 一
①西夏改甘州置,治所即今甘肃张掖市。元初改为甘肃路。②亦作宣化州。明永乐五年 (1407) 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旷县 (今越南河宣省北光州地区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北部河宣省大部分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
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二十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寿昌县: 彭头山在 “县治 (今寿昌镇)西一里。唐景福中,县令戴筠开湖于山下,谓之西湖”。
1912年析丽江县地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南六里白地坪。民国《云南兰坪县治绘图地志说明书》:“因上兰里名曰兰州,东新化里名曰白地坪,此两里为兰坪县之首区,故命名为兰坪。”
又名金河。在今河北蔚县东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 到刺山水 “出到刺山西, 其水北流, 径一故亭东,西北注连水。连水又北径当城县故城西,又径故代东而西北流注祁夷水”。即此。
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四十里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1贵阳府:木阁箐山“在城西北四十里,延袤百余里。横亘修文县境。林木荟翳,中有道通黔西。上有潭,杳深不测”。
亦作刚羝道。西汉置,属广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三十里古城镇。东汉属广汉属国都尉。三国蜀汉改为刚氐县。西汉置,治今四川省平武县东。属广汉郡。东汉永初二年(108年)属广汉属国。建安二十年(215年
①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南十五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刈陵县有伏牛山。唐景云三年(712)黄龙见于此。②在今山西沁县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“铜鞮山”条下:伏牛山“山有龙泉,漳河源出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沁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