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在今安徽旌德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宁国府:天井山“在旌德县西三十里。有飞泉激湍”。②在今浙江鄞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鄞县:天井山在“府西南七十里。下瞰深渊,上有五井,峻险难陟”。③在今
即今广东阳东县西北漠阳江南岸双捷镇。清道光《阳江县志》卷1有双捷墟。
即灵关道。西汉武帝时开。自今四川汉源县大渡河南,沿小相岭东麓,至孙水河,西转入安宁河,南行至西昌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汉元光五年(前130),“通零关道,桥孙水, 以通邛都”。胡三省注“《班志》:零关属
在今湖南永州市东五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25永州:怀素堂“相传唐僧怀素尝于此草书,有墨池、笔冢在其侧”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置,属马湖路。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中都镇。至正六年(1346)废入沐川长官司。
在今安徽铜陵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铜陵县: 临山寨 “在县南。元末结砦于此以御寇,陈友谅将赵普胜攻拔之。今废”。
秦惠文君十一年(前327)置,后为北地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西峰市东境。西汉改为义渠道。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建武六年(30),冯异攻隗嚣,“进军义渠,并领北地太守事”。后废。古县名。战国秦惠文王十一年(前
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)置,属宁古塔将军(吉林将军)。治所在白都讷城(今吉林松原市)。辖境相当今吉林松原、榆树二市地。嘉庆十五年(1810)于城又置伯都讷厅。宣统元年(1909)废。
元置。即今江苏无锡县西北洛社镇。元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信州陆路有 “洛社”。
宋大理置,属善巨郡。治所在今云南永胜县西四十六里州城。元改顺州。大理后期置。治今云南省永胜县西南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改为顺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