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矶山
在今江西都昌县西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南康府一》:大矶山“悬崖百仞,长三里许。一名望仙山。顶有平石,可以眺远。山之瞭望台,旧为备湖巡兵屯聚处”。
又称望仙山。在江西省都昌县西。海拔200米。顶有平石,可以眺远,山南有瞭望台,旧为备湖巡兵屯聚处。东晋陶侃尝垂钓于此,又名钓矶山,旧有陶母墓。又小矶山在县西南,二山之间为矶池,舟行多险。
在今江西都昌县西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南康府一》:大矶山“悬崖百仞,长三里许。一名望仙山。顶有平石,可以眺远。山之瞭望台,旧为备湖巡兵屯聚处”。
又称望仙山。在江西省都昌县西。海拔200米。顶有平石,可以眺远,山南有瞭望台,旧为备湖巡兵屯聚处。东晋陶侃尝垂钓于此,又名钓矶山,旧有陶母墓。又小矶山在县西南,二山之间为矶池,舟行多险。
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(伯力)北之万丹山。《金史·地理上》 上京路:“其山有长白、青岭、马纪岭、完都鲁。”
隋开皇十年 (590) 置,属合州。治所在今广东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旧县村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8雷州遂溪县引 《元和志》: 铁杷县 “以县西铁把水以为名”。大业三年 (607) 属合浦郡。唐武德四年(
①宋置,为羁縻县。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南七十六里忠路镇。元改为忠路寨。②南宋改南宾尉司置,属忠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万县东南龙驹镇。元初废。古县名。南宋改南宾尉司置,治今重庆市万州区东南龙驹。属忠州。元初废
一名冽口。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。因处列水(今大同江)入海口而得名。东汉末属带方郡。西晋后废。古县名。列,又作冽。西汉置,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郡。属乐浪郡。三国魏属带方郡。西晋后废
①即齐康县。南齐置,为齐康郡治。治所在今广东徐闻县南。《南齐书·州郡志》 作“乐康县”。②辽置,为泰州治。治所在今吉林洮南市东北洮儿河北岸城四家子村。金承安三年(1198)改为金安县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
即淡邈。今缅甸南部之土瓦。《郑和航海图》作打歪。
唐贞观十七年改平陵县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。《元和志》卷10全节县:“本是隋末土人李满率乡人据堡,赡以家财,武德二年归国,于堡置谭州及平陵县, 以满为谭州总管。贞观元年废谭州,县属齐州
①北宋置,属仁寿县。在今四川井研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0隆州:石马镇“在仁寿县西南六十五里”。②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万岙乡河北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乐清县:石马镇在“县南五里石马山下。嘉靖三十七年倭贼
西汉元始四年(4)改周承休县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东。《说文》:“邟,颍川县。”即此。东汉建武二年(26),复改为周承休县。十三年(37),废为邟乡。
又名灵溪水、思勤江。即今广西钟山县西思勤江。《元和志》 卷37富川县: “灵溪水今名富江,去县西二里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61富川县: “富水在县西四十里。源出浮盖山下,南流入富州思勤县。其水灌注田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