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石岭

大石岭

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永宁县:大石岭在“县东北五十里”。

②在今辽宁辽阳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:大石岭“在司南十五里”。

③在今河南伊川县境。《周书·裴宽传》:北魏末,“乃将家属避难于大石岭。独孤信镇洛阳,始出见焉”。

④在今湖北恩施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大石岭“《志》云,山顶有池。又有大石。一名仙掌岭”。


(1)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。北魏裴宽隐居于此。(2)集镇名。在海南省万宁市北部。属山根镇。人口670。村中有一小山,农房皆环绕山上巨石而建,初取名大石环村,清光绪年间,改为大石岭村。主产稻、甘薯。该村60%农户是侨眷,又是北伐战争时期的老区。有公路通万城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索城

   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四里张楼村。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:晋韩宣子如楚送女,郑人“劳诸索氏”。杜注:“河南成皋县东有大索城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(452),“鲁爽与魏豫州刺史拓拔仆兰战于大索,破之

  • 平桑郡

    北周天和五年(570)置, 为集州治。治所在难江县(今四川南江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南江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北魏景明中置,治今四川省南江县北巴山南麓。西魏废。北周天和五年(570年)再置,治难

  • 哈什

    即今新疆伊宁县东南喀什乡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12伊犁东路: 哈什 “在空格斯北,为伊犁东最近要地。与空格斯唇齿相依,形势殊胜。乾隆二十年五月,将军班第、尚书鄂容安驻防伊犁。阿睦尔撒纳叛,从贼宰桑

  • 嘉陵江

    古又名西汉水、渝水、阆中水、巴水。在今四川省东部,为长江支流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“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。” 源出甘肃东南的秦岭山系,汇为西汉水; 及四川西北岷山系,汇为白龙江。于四川广元市西南

  • 波罗庙

    即南海庙。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区庙头村。庙内多波罗树,相传南朝梁时波罗国达奚司空所种。清屈大均 《广东新语》 卷17: 南海庙,“祀南海之神,退之为南海庙碑,乃其地也。庙植波罗树,种自海外来,树不著

  • 罗甸国

    在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西部坤甸一带。清乾隆四十二年 (1777) 华侨罗芳伯称王于此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 有专条记述。

  • 散毛长官司

    明永乐九年 (1411) 改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置,属大田所。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。十三年 (1415) 升为散毛宣抚司。明永乐九年(1411年)改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置,治今湖北省来凤县。十三年升

  • 孔家渡驿

    在今江西临川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临川县:孔家渡驿在“府东五里。宋曰朝京驿,置于文昌桥东。元改置于孔家渡西岸。今因之”。清裁。

  • 军都山

    又名居庸山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。层峦叠嶂,奇险天开。太行第八陉。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:光武初,彭宠联匈奴,“胡骑经军都,(耿)舒破其众,斩匈奴两王,宠乃退走。(耿)况复与舒攻宠,取军都”。注:“军都,

  • 沙海

    ①即少海。战国魏地。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开封县:“沙海在县西北十二里。《战国策》曰:齐欲发卒取周九鼎,颜率说曰,‘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,谋于沙海之上,为日久矣’,即谓此也。至隋文疏凿旧迹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