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柘山

大柘山

在今广东平远县治大柘镇附近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平远县图表:“又东超竹岭,其北大柘山,绵延而东南小柘山,去城南五十三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岭县

    1914年改太平县置,属浙江会稽道。治所即今浙江温岭市。以山得名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94年改设温岭市。旧县名。1914年改太平县置,治今浙江省温岭市太平镇。1994年撤销,改设温岭市。

  • 茈湖口

    清称茈湖口。一作齐湖口。即今湖南益阳县 (赫山镇) 东北五十里茈湖口乡。地处资水入洞庭湖之口,昔紫草 (俗称茈) 丛生,故名。

  • 巴陵山

    又名巴丘山、天岳山。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隅,滨临洞庭湖。宋本《寰宇记》卷113岳州引《江源记》云:“昔羿屠巴蛇于洞庭,其骨若陵,故曰巴陵。”

  • 海剌儿河

   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河。《元史·伯帖木儿传》: 至元二十五年 (1288),“败乃颜兵于忽尔阿剌河,追至海剌儿河”。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海拉尔河。1201年,蒙古铁木真起兵,于海剌儿河

  • 万年顿

    在今山西太谷县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太谷县:万年顿“本名龙泉顿,唐开元十年幸太原,道经此,改曰万年”。

  • 两当驿

    在今甘肃两当县东三十五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7凤州:两当驿“两当县东抵京都,西抵益州,皆三十六程,故曰两当”。

  • 龙游寺

    即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上的金山寺。本名泽心寺,北宋大中祥符五年(1012)改为龙游寺。天禧五年(1021)复名金山寺。见“金山寺”。

  • 崇德州

    元元贞元年 (1295) 改崇德县置,属嘉兴路。治所在义和市 (今浙江桐乡市西南三十二里崇福镇)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改崇德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崇德县置,治今浙江省桐乡市西南崇福镇。

  • 下峪街

    即今河南洛宁县西南七十八里下峪乡。民国《洛宁县志》卷1:“下峪街,长水西南五十里。”

  • 清丘

    ①春秋卫地。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。《春秋》: 宣公十二年 (前597),“晋人、宋人、卫人、曹人同盟于清丘”。杜注: “清丘,卫地。在今濮阳县东南。”②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宛丘县: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