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北汪镇

大北汪镇

即今河北永年县(临洺关)东北三十二里大北汪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1永年县图:西北有大北汪。


在河北省永年县北部。面积42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北汪,人口5180。因地势低洼,常年积水汪汪,又处广府城北,故名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4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化工、造纸、制砖等厂。临鸡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斯

    元北境部族,又译兀儿速惕、乌思。在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支流乌斯河流域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乌斯:“亦因水为名,在吉利吉思东,谦河之北。”元太祖命术赤率军取其地,元世祖置益兰州等处五部断事官治之。

  • 淮州镇

    亦作怀州镇、淮口镇。即今四川金堂县东南淮口镇。民国 《金堂县志》 卷1: 怀口镇 “俗名淮州,清初设,距城八十里”。

  • 圣友寺

    又名清净寺。北宋大中祥符二年(1009)建,在今福建泉州市涂门街。元至大二年(1309)耶路撒冷人阿哈玛重修。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• 晓隘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五年 (1372) 于旧晓爱泸洞赤溪等处长官司置,属思州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东南瓦寨镇。二十九年 (1396) 并入邛水十五洞蛮夷长官司。

  • 紫阳关

    在今湖南隆回县西十里紫河,为五里乡驻地。明属武冈州,于此置巡司。

  • 通甸汛

    即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东北六十里通甸乡。清有把总外委驻防。

  • 西海

    ①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。一说在北。为居延海。《魏书·袁翻传》:正光二年(521),蠕蠕国乱,其王阿那瓌、婆罗门相继来降,凉州刺史翻表曰:“乞遣大使往凉州、敦煌及于西海,躬行山谷要害之所,亲阅亭障远近之

  • 祢衡墓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鹦鹉洲腰路堤正平祠。祢衡 (173—198),字正平,平原般 (今山东临邑东北) 人。汉末文学家。性刚傲物,终被江夏太守黄祖杀害。原墓在武昌黄鹄矶西面大江中古鹦鹉洲。明成化年间湮没江

  • 麻解城

    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汝水 “东历麻解城北。故鄤乡城也,谓之蛮中”。

  • 冶坂津

    旧名汉祖渡。又名冶坂城。在今河南孟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泰常八年(423),“造浮桥于冶坂津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 引《魏土地记》:“冶坂城旧名汉祖渡,城险固,南临孟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