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夜侯国

夜侯国

即掖侯国。在今山东莱州市。《后汉书·欧阳歙传》: 建武九年 (33),歙 “更封夜侯”。李贤注: “夜,今莱州掖县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竹山

    在今陕西镇巴县西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西乡县: 金竹山 “山多金竹,因名”。

  • 多功城

    南宋淳祐中建,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西南翠云乡南翠云寨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50江北厅:多功城,“《厅志》:在厅西北。山石,因岩为城。左高三丈余,右丈余,周二百余步,东西

  • 犍为山

    一名大鹿山。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岷江东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犍为县: “以 (犍为) 山为名。” 嘉庆 《犍为县志》 卷1: 犍为山 “在县南十五里,形如伏犀。昔人以犍名县,盖象此山从健牛之义。旧云:

  • 龙首关

    ①明嘉靖中置,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南王木坑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景宁县:龙首关“在县东二十里,地名黄木坑,悬崖绝壑,最为险要”。②即龙口城。今云南大理市北七十八里上关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西洱河“

  • 直沽

    即今天津之海河。金、元时称潞 (今北运河)、卫 (今南运河) 二河交汇处为直沽,在今天津市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汊口一带。元延祐三年 (1316)置海津镇,明永乐二年 (1404) 筑天津城,为南北漕运及海

  • 离里山

    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。《三国志· 吴书·三嗣主传》: 五凤二年 (255) 七月,“阳羡离里山大石自立”。即此。天玺元年 (276) 改名国山。古山名。在今江苏省宜兴市西南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亮传》:五

  • 子文镇

    即今河北安平县西二十里大子文乡。清于此设子文店堡。

  • 火烧关

    在今甘肃文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阶州二》:火烧关“在文县北二十里。两山壁立,中通一径”。光绪《甘肃新通志》卷9:“相传元阔端自成都入文,破城北去,以火攻此关故名。”

  • 兴泰里

    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古邑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置巡司于此。在今福建省仙游县东北,属兴化府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于此设巡检司。

  • 迎恩寺

    俗名东大寺。创建于明天启四年(1624)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东关大街东北角(洛阳市第一高中所在地)。该寺是福王朱常洵为其生母郑贵妃建的。取名“迎恩”,是富王借庇于佛,称其母“心之善可因也;心可因,故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