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鲁木卫
亦作塔木鲁卫。明永乐四年 (140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开原市东小清河至达奇木鲁山地区。后废。
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所确址不详。辖境约今辽宁省开原市东,小清河至达奇穆鲁山之间。后废。
亦作塔木鲁卫。明永乐四年 (140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开原市东小清河至达奇木鲁山地区。后废。
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所确址不详。辖境约今辽宁省开原市东,小清河至达奇穆鲁山之间。后废。
西汉置,属安定郡。约在今甘肃东部或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。东汉废。
①唐置,属云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南境。景龙二年(708)废入大牢县。②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)升曷善馆置,属云内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境。一说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大黑河北岸。元初废。古县名。
即今湖北浠水县西北四十里竹瓦镇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73《兵事》:清同治二年(1863)三月,捻军“抵竹瓦店”。
唐南诏劝丰祐时置,为南诏别都。又称上都。治所在善阐城 (即今云南昆明市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昆明市区附近地区。宋大理时亦为陪都,为八府之一。辖境约当今昆明市及易门、禄丰、嵩明各县地。蒙古宪宗五年 (125
清乾隆二十年 (1755) 七世达赖喇嘛建,在今西藏拉萨市西郊,为历代达赖喇嘛之夏宫。藏语意为 “宝贝园”。为占地36万平方米,由格桑颇章、金色颇章和达旦明久颇章等三组宫殿组成,每组又分宫区、宫前区、
春秋时吴都(今江苏苏州市)正南门。《吴地记》:“(匠)门南三里有葑门、赤门,有赤将军坟。在蛇门东,陆无水道,故名赤门。”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新昌县置,为滁州治。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。《寰宇记》 卷128滁州: 清流县 “因县东清流水为名”。大业初属江都郡。唐复为滁州治。明洪武初废入滁州。②北宋元符元年 (109
南宋置,在今广西柳城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2柳州: “涌珠泉在柳城县之西七十里洛好市。” 即此。明置洛好镇巡司。
又名蛇溪。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永泰镇北五里至袁江会口段之赣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清江县: 蛇溪 “俗呼为铜锣江”。
一名大鹿山。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岷江东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犍为县: “以 (犍为) 山为名。” 嘉庆 《犍为县志》 卷1: 犍为山 “在县南十五里,形如伏犀。昔人以犍名县,盖象此山从健牛之义。旧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