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陇
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文公二年 (前625),“夏六月,公孙敖会宋公、陈侯、郑伯、晋士縠盟于垂陇”。东汉末置荥阳典农都尉于此,故又名都尉城。
又称垂敛。春秋郑地。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。公元前658年,穆伯会诸侯及晋司空士縠盟于此。
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文公二年 (前625),“夏六月,公孙敖会宋公、陈侯、郑伯、晋士縠盟于垂陇”。东汉末置荥阳典农都尉于此,故又名都尉城。
又称垂敛。春秋郑地。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。公元前658年,穆伯会诸侯及晋司空士縠盟于此。
俗称扎萨克旗。清雍正九年 (1731) 置,属内蒙古伊克昭盟。驻地即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南新街镇。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,1928年属绥远省。1949年依俗称改名扎萨克旗。旧旗名。清雍正九年(1731
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南府: 暖塘 “至冬尤暖,秋分后,鱼皆聚焉”。
在今山东广饶县城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乐安县“巨洋水”条下:“又有利丰堤在县城北。成化十七年,知县沈清筑。”
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南漓渚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: “府南四十里有离渚市,旧设关于此,以临离渚溪而名。”
秦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8: “以地多酸枣,其仁入药用,故名。” 汉属陈留郡。北魏太和十八年 (494) 属东郡,移治今延津县北十五里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)
即今湖北房县西北板桥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房县: 板桥山镇 “在县西北百五十里。有巡司戍守”。
1938年析玉树县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在周均 (今青海称多县)。以称多部落为名。在青海省北部、巴颜喀拉山南麓与通天河北岸之间,东南邻四川省。属玉树藏族自治州。面积1.38万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辖4镇
明洪武七年 (1374) 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麻响。后属定番州。清以后废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置,治今贵州省长顺县南。属贵阳府。清时废。
在今江西广昌县西南修岭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广昌县: 修岭镇 “在县西南十里,俗谓之秀岭。宋绍圣中置巡司,明因之”。清乾隆三十年(1765) 裁。
唐仪凤二年(677)析汉源县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大渡河东岸沈村。一说在今汉源县西北。以近大渡河而名。大足初属黎州。长安二年(702)废。古县名。唐仪凤四年(679年,一作二年)析汉源县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