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圉城县

圉城县

①北魏景明后改圉县置,属陈留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杞县西南五十里圉镇。孝昌四年 (528)属阳夏郡,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 (586) 复置,属汴州。大业初属梁郡。唐初属杞州,贞观元年 (627)废。

②南朝梁置,东魏属北陈留、颍川郡。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市东。北齐废。


古县名。(1)北魏改圉县置,治今河南省杞县西南圉镇。属阳夏郡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复置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(2)南朝梁置,治今安徽省阜阳市东。北齐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当利侯国

    东汉改当利县置,属东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南三十六里。后复改县。东汉以当利县改置,治今山东省莱州市西南。后国除仍为当利县。

  • 十九泉

    在今甘肃成县西南四十里。唐杜甫《秦州杂诗二十首》之十三有“近接西南境,长怀十九泉”句。

  • 柏杨坝

    亦作白杨坝。在今湖北利川市北五十二里柏杨场。旧属四川奉节县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28: 白杨坝 “在 (奉节) 县南三百里,居民稠密,界接施南。有伏水”。清设外委、把总分防。

  • 黑山堡

    明置,属镇番卫。即今甘肃民勤县西南六十里黑山堡村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二》: 黑山堡“城周一百六十丈。明万历三十三年筑,东西皆近边,置关及驿于此。本朝顺治二年改设把总,康熙十年裁”。

  • 蒲类国

    汉西域国名,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巴里坤湖附近。三国时作蒲陆,属魏西域戊己校尉。晋至隋唐先后为鲜卑、柔然、突厥属地。西域古国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巴里坤湖(汉名蒲类海)附近

  • 清道县

    唐显庆元年 (656) 置,属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天授二年 (691) 属静州。天宝元年(742) 属静州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属静州。后废。

  • 松漠都督府

    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以契丹部落置,属营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林西县南一百二十里黄土坑古城。统辖契丹 “潢水之南,黄龙之北”地。相当今辽河上游,西拉木伦河 (即潢水)、老哈河一带。上元后废。唐

  • 板城渚口

    即板渚。在今河南荥阳市北牛口峪附近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东径板城北,有津,谓之板城渚口。”即“板渚”。

  • 白龙县

    ①唐武德二年(619)置,属中州。治所在今山西隰县西北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②五代晋天福四年(939)改长松县置,属处州。治所即今浙江松阳县。以白龙津得名。北宋咸平二年(999)改松阳县。古县名。(

  • 中天殿

    北魏平城宫殿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 载:天兴三年(400)秋七月,“起中天殿及云母堂、金华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