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嘉陵江

嘉陵江

古又名西汉水、渝水、阆中水、巴水。在今四川省东部,为长江支流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“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。” 源出甘肃东南的秦岭山系,汇为西汉水; 及四川西北岷山系,汇为白龙江。于四川广元市西南汇流总称嘉陵江。南流经苍溪、阆中、南部、蓬安、南充、武胜诸县市,于合川市纳涪江、渠江,南流至重庆市入长江。全长1120公里。《元史· 赵阿哥潘传》: 宪宗时伐蜀,“斩朝天关,乘嘉陵江至阆州,获蜀船三百艘”。即此。


古称阆水、渝水。长江上游支流。在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北部。源出陕西省凤县东北嘉陵谷,西南流到略阳县北纳西汉水,到四川省广元市昭化纳白龙江,南流经苍溪、阆中、南部、蓬安、南充、武胜等县市,在重庆市北合川市汇渠、涪两江,到重庆市区入长江。长1119千米,流域面积15.97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2200米3/秒。上游水急多滩,下游在合川市纳渠、涪两江后水量大增,横截华蓥山处形成著名的嘉陵江小三峡(沥鼻峡、温塘峡、观音峡)。广元以下可通航。上游白龙江上建有碧口水电站。流域内是中国商品粮基地之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恩隆县

    清光绪元年 (1875) 改田州土州置,属百色厅。治所即今广西田阳县。五年 (1880) 迁治平马圩 (今田东县) 民国属广西田南道。1935年改置田东县。1929年12月在此建立右江工农民主政府。古

  • 尖冈墟

   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丽岗镇。明万历《高州府志》卷1:化州有尖岗墟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0化州:尖冈墟在“州北三十里”。

  • 宝云 (雲) 山

    在今江西上高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7瑞州府: 宝云山 “在上高县南二十五里。嵌岩岌, 霭翠珑璁, 中有僧庐曰宝云院”。

  • 金塔寺堡

    即今甘肃武威市西南三十里金塔乡。《清一统志·肃州》: 金塔寺堡 “在州东北二百里,即明金塔寺城也”。设州司,有副将驻守。明置,在今甘肃省金塔县东南。清顺治、乾隆时相继修筑,为长城北边戍守要地。1913

  • 黄公岭

    即今福建武平县东北黄峰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武平县: 黄公岭在 “县北百五十里,接长汀县界。修阻二十余里。上有泉,自石中迸出,仅杯勺许,而群饮不竭。俗呼圣公泉”。

  • 北蓬州

    即比蓬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、石棉县境。

  • 新津县

    北周闵帝元年 (557) 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新津县东三里五津 (俗名旧县)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 卷1: 新津县,“李膺 《益州记》 云: 皂里江津之所曰新津市。按县名本此”。隋初属益州,移治今

  • 万安山

    ①在今山西沁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沁州》:万安山“在州南四十里。其地有文中子洞”。相传为隋王通读书处。②即今江苏苏州市西北阳山。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一》:阳山“在长洲县西北。一名秦余杭山。一名万安山”。③在

  • 四都市

    即今福建诏安县东北三十里四都镇。1919年《江西福建明细图》:福建诏安县东北有四都。

  • 曲堤镇

    金置,属济阳县。即今山东济阳县东北三十里曲堤镇。昔名闻韶镇,有闻韶台,相传为孔子在齐闻韶处。在山东省济阳县东部,南邻黄河。面积151平方千米。人口7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曲堤,人口 8000。曾名闻韶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