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山县
1932年析滁县、来安、盱眙、定远等县置,属安徽省。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南三界镇,1938年迁治明光镇。
旧县名。1932年由滁县、来安、定远三县和今江苏省盱眙县交界处之三界地方析置,以境内有嘉山得名。治老三界(今安徽明光市东南三界镇)。1938年迁明光镇,即今市驻地。1949年隶皖北行署区,1952年复属安徽省。1994年撤销,改设明光市。
1932年析滁县、来安、盱眙、定远等县置,属安徽省。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南三界镇,1938年迁治明光镇。
旧县名。1932年由滁县、来安、定远三县和今江苏省盱眙县交界处之三界地方析置,以境内有嘉山得名。治老三界(今安徽明光市东南三界镇)。1938年迁明光镇,即今市驻地。1949年隶皖北行署区,1952年复属安徽省。1994年撤销,改设明光市。
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北鹿鸣乡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彭水县:牛岩铺“在县北一百里”。
又名玉田山。在今河北玉田县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遵化州一》: 无终山,“按: 玉田以无终种玉得名,古为无终县,则取山以名县可知”。
即今福建晋江市西南安海镇。本名湾海,唐安金藏之后连济徙居于此,因易湾为安。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:安海城“在晋江县西南六十里。古名湾海。宋初改名安海市。东曰旧市,西曰新市。海舶至州,遣吏榷税于此。曰石井
①北魏置,属临潼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泗县东南。孝昌中废。东魏武定初复置,后废。②北宋大中祥符八年 (1015) 改昭应县置,属京兆府。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。元属奉元路。明属西安府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
馆驿名。又作鹿儿馆。辽置,在今河北平泉县西南七沟镇附近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“松山州”后引宋王曾 《上契丹事》 曰: “松亭岭甚险峻,七十里至打造部落馆。东南行五十里至牛山馆,八十里至鹿儿峡馆。”
在今江苏丹徒市西三十里。宋《嘉定镇江志》卷6:五州山“山名不知何始,前辈多以为登山之绝顶,望见五州”。故名。
元置,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为贵竹长官司。元置,治今贵州贵阳市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为贵竹长官司。
亦作恩阳渡。即今四川巴中市西南六十里恩阳镇。为通仪陇县孔道。清道光 《保宁府志》 卷10巴州: 恩阳渡 “在州西六十里”。
即今河北玉田县东南六十里窝洛沽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4玉田县图: 南有窝洛沽镇。民国时期与鸦红桥、林南仓为县中三大镇。
在今四川雷波县西一百里。产银、铅矿。清有千总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