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阗道
1920年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、墨玉、于阗、洛浦、皮山、叶城六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和田县(今新疆和田市)。辖境约当今新疆和田地区。1928年废。
1920年4月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、墨玉、于阗、洛浦、皮山、叶城六县设置,治和阗县(今新疆和田市)。属新疆省。辖区约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叶城、皮山、墨玉、和田、洛浦、策勒、于田、民丰等市县。1921年11月由叶城县析置泽普县。1924年废。
1920年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、墨玉、于阗、洛浦、皮山、叶城六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和田县(今新疆和田市)。辖境约当今新疆和田地区。1928年废。
1920年4月由喀什噶尔道的和阗、墨玉、于阗、洛浦、皮山、叶城六县设置,治和阗县(今新疆和田市)。属新疆省。辖区约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叶城、皮山、墨玉、和田、洛浦、策勒、于田、民丰等市县。1921年11月由叶城县析置泽普县。1924年废。
北魏建,约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。长川是北魏先世居地之一,位于石漠(今内蒙古兴和西)东北,濡源(今滦河源)之西,北魏前期诸帝常巡幸其地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泰常八年(423),“筑长城于长川之南,起自赤城
又名甫里镇。即今江苏吴县东甪直镇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)移元和县丞驻此。(甪lù) 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部,南濒澄湖、北依吴淞江。面积49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甪直,人口 7000
①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三十里长寿镇。清光绪《江阴县志》卷2:长寿镇“市跨河东西各里许。《旧志》称,长寿为大镇,考元时有长寿税务,盖今昔异形矣”。②即今湖南平江县东六十八里长寿镇。明、清时置巡司于此。(1
三国吴析泉陵县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祁东县东南二十二里金兰镇。据《舆地纪胜》卷56引《零陵志》云:“县在祁山之南, 故曰祁阳。”隋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永州。治所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十里老
①隋开皇初改永安县置,属晋州。治所在白坑城(今山西临汾市东北十三里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,贞观十七年(643)废。②唐上元元年(760)改隰城县置,为汾州治。治所即今山西汾阳县。明洪武
在今山西太原市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13晋阳县: “捍胡城,一名看胡城,在县北二十三里。”
秦置,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敖山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 “筑甬道属之河,以取敖仓粟。” 又,《鲸布列传》: 布 “据敖庾之粟”。《索隐》: “案 《太康地记》 云: 秦建敖仓于成皋。”秦置,在今河南省荥阳
元置,在今福建福清市西宏路镇。即今福建省福清市西南宏路。元至元间置,明改为驿。
即乃东宗。今西藏乃东县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卫地诸城: 奈布东城 “在喇萨东南二百二十里”。后称乃东宗。
在今新疆拜城县西南温巴什乡。维吾尔语,十曰温,头曰巴什,谓十人之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