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茶山
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广通县: 和茶山在 “县 (治今广通镇) 南十五里。清水河源出焉”。
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广通县: 和茶山在 “县 (治今广通镇) 南十五里。清水河源出焉”。
北宋置,属长汀县。即今福建连城县南莒溪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及 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汀州长汀县皆载有莒溪铁务。
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驻地察素齐镇。清范昭逵 《从西纪略》 三: 康熙五十八年 (1719) 六月,“十四日蚤行,三十里至插苏扎营。插苏,犹华言纸也。亦元时造写经纸于此者”。
元初置,属太原路。治所在今山西保德县东北。至元二年(1265)废。
北宋时西域人对吐蕃西北部藏族地方政权的译称。约在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。公元11世纪时曾与辽王朝通好。元时称秃伯歹。
①即今河北文安县北四十里苏桥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文安县图:北有苏家桥,驻主簿。②在今广西永福县东北苏桥乡。清属临桂县,设巡司于此。(1)在河北省文安县北部、大清河南岸。面积85.7平方千米。人
①即今广东英德市西北大湾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英德县西北有大湾墟。有把总驻防。②即今广东郁南县东南大湾镇,在南江东岸,南接罗定市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西宁县东南有大湾墟。③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
即今西藏边坝县南夏贡拉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3:沙工拉山“一名丹达山。过丹达塘十五里,上山颇侧难行,俯临雪窖,西望峭壁摩空,中一小沟,蜿蜒而上,凛冽冰城,刺肌夺目,少有微风,断不可过。有丹达神庙”。
一名七里头。在今湖北南漳县西七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南漳县:七里滩镇“旧为盗贼出没之所。向有巡司。嘉靖中移置于保康县之常平堡”。
即今吉林延吉市。为延吉之土名。清宣统元年(1909),中日间岛协约开为商埠。
馆驿名。亦作鹿儿峡馆。辽置,在今河北承德县 (下板城) 东北之东山咀乡。宋沈括 《熙宁使虏图抄》: 松子岭 “东有夷路,回屈数里,车之所由也,逾岭三所,至鹿峡馆”。苏颂有《和宿鹿儿馆》 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