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硕馆
即曷苏馆。辽置,以处熟女真。在今辽宁辽阳市西南。金置曷苏馆路。
即曷苏馆。辽置,以处熟女真。在今辽宁辽阳市西南。金置曷苏馆路。
北宋置,属怀德军萧关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境。后废。
唐置,属云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南境。景龙二年 (708) 废入大牢县。
即今湖南衡南县 (衡阳市) 东泉溪镇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二》: 泉溪市 “在清泉县 (今衡阳市) 东三十里,濒耒水”。
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共乐镇。一说在今五里乡营盘村。《宋史·林广传》:元丰间,讨泸蛮乞弟“师行有二途,从纳溪抵江门近而险,从宁远抵乐共坝远而平”。
北魏太平真君二年(441)置,后为天水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北长道镇。北周省入长道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平真君二年(441年)置。治今甘肃省西和县北长道镇。为天水郡治。西魏为南天水郡治。北周废。
即今陕西吴旗县西铁边城镇。宋郑樵《通志·地理略》: 铁鞭城 “宋时所筑,为榆林之次险”。
十六国前凉置,属武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(俗称白虎城)。北魏改名彰县。古县名。十六国前凉置,治今甘肃省永昌县西,属武威郡。北魏时改彰县。
蒙古至元七年 (1270) 置,为云南行省省会。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。辖滇池周围地区及今云南禄丰、易门、宜良、嵩明等县地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) 改中庆路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年)改善阐府为路,十三
唐建,即今新疆若羌县西南瓦石峡乡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 《四夷路程》: “又西二百里至新城,亦谓之弩支城,(康) 艳典所筑。”又作新城。唐时康国人康艳典筑,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西南瓦石峡。
①一名大河。又名北河。即今江西东北部昌江,为鄱江北源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浮梁县: 昌江“在县南。水西流会诸溪水入鄱江”。②即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南之昌化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昌化县: 昌江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