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吴村镇

吴村镇

①清置,属临汾县。即今山西临汾市北二十五里吴村镇。

②即今河北顺平县东北二十里吴村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完县图:东北有吴村。


(1)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北部。面积42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吴村,人口 2620。1949年属临汾县五区,1953年设吴村乡,1961年改公社。1983年临汾市、县合并,1984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稻、棉花等。有玻璃制品、造纸、建材等厂。108国道纵贯全境。古迹有东岳庙元代戏台、丹朱墓。(2)在浙江省江山市西北部,西邻江西省。面积36.1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吴村,人口 3700。以姓得名。1950年为吴村乡,1958年后改公社,1983年复为乡,1996年置镇。产稻、柑橘、桃、蜂蜜等。有建材、机械、消防器材、羽毛球等厂。多手工业,素有“百工之乡”之称。边贸颇旺。有公路通市区。(3)在江西省广丰县北部。面积70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吴村,人口 3600。南宋嘉定年间衢州常山县吴姓建村,故名。1950年分属天柱、城厢区,1958年设玉田公社,1968年改名塘边公社。1984年改置吴村乡,2000年改置镇。主产稻。有磷、石灰石、膨润土、珍珠石等矿。有公路接玉广公路。(4)在山东省曲阜市北部。面积78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吴村。人口 4680。相传宋代有孙氏在此定居立村,名孙家庄;后吴氏迁入为村中大户并成为集市,故名吴孙集,后改为吴孙村。简为吴村。1948—1958年为曲阜县第四区(吴村区)。1958年成立吴村公社,1984年设立吴村镇。吴村河、汗马河流经,建有粮船石水库。产甘薯、玉米、花生、水果等。有面粉、机械设备、孔孟家酒、工艺编织、淀粉、保温、砖瓦、化工等厂及建筑业。京沪铁路、104国道经此。古迹有九山顶端宋凤凰城遗址、峪口村宋地道遗址、九仙山明清观音庙碑刻、王林村明安丘王墓群。(5)在河南省辉县市西南部。面积66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吴村,人口 4350。因姓氏得名。1955年设乡,1962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4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煤矿和磷肥、水泥、造纸、纺织等厂。有公路北接辉焦公路。古迹有山阳城遗址、竹林七贤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潭城

    在今山西阳泉市北平坦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平定州:“平潭城在州西北二十五里,相传赵简子所筑也。今为平潭马驿。”相传春秋战国间晋赵简子所筑,在今山西省平定县西北。清置驿于此。

  • 章华台

    楚离宫之一。(1)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龙湾古华容县城内。前535年筑。《左传》昭公七年(前535年):“楚子成章华之台,愿与诸侯落之。”或说在今湖北省荆州市,相传为楚灵王筑,即豫章台。(2)在今安徽省

  • 南溪镇

    即今四川云阳县北南溪镇。明嘉靖 《云阳县志》 卷上: 有南溪堡。民国 《云阳县志》 卷1: 南溪乡有南溪场。(1)在安徽省金寨县中西部、南溪北岸。面积205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南溪,人口

  • 羊尾山店

    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南羊尾镇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羊尾山店“在郧西县西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义序镇

    即今福建福州市南十八里义序。1949年林森县(今闽侯县)曾迁治于此。

  • 金州厅

    清道光二十三年 (1843) 改宁海县置,属奉天府。治所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。1913年改为金县。清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改宁海县置,治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。属奉天府。1913年改为金县。

  • 鄯善镇

    ①北魏置,治所在扜泥城 (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)。《魏书·西域传·鄯善》: 世祖时,万度归讨鄯善,“其王真达面缚出降,度归释其缚,留军屯守,与真达诣京师……拜交趾公韩拔为假节、征西将军、领护西戎

  • 沈黎镇

    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2黎州:“周天和三年开越嶲,于此置黎州。隋废州,置沈黎镇。”

  • 大沁他拉

   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驻地大沁他拉镇。1931年奈曼旗迁治于此。“大沁他拉”,蒙古语意为潮湿的甸子。

  • 石门水

    ①即今内蒙古包头市西昆都仑河。《水经·河水》:河水“屈东过九原县南, 又东过临沃县南”。郦道元注:“河水又东流, 石门水南注之。”②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三十里石门。《元和志》卷34广州南海县:石门水“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