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望山
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8引《湘中记》曰:“山本名秦山,其水呜咽如秦川陇水。孙权未建号初,山忽声如雷,因开洞穴,石有文彩,孙权以为瑞。天宝六年敕改为吴望山。山下有岩,名秦岩,长二百九十一丈。从岩口入,用火而行,至一处如毬场平正,穴有透明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81江华县:吴望山“或曰秦人尝于此避乱,旧名秦山”。
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8引《湘中记》曰:“山本名秦山,其水呜咽如秦川陇水。孙权未建号初,山忽声如雷,因开洞穴,石有文彩,孙权以为瑞。天宝六年敕改为吴望山。山下有岩,名秦岩,长二百九十一丈。从岩口入,用火而行,至一处如毬场平正,穴有透明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81江华县:吴望山“或曰秦人尝于此避乱,旧名秦山”。
①在今山东宁津县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宁津卫 “古黄河” 条下: 隋堤 “相传隋炀帝曾驻于此,令军士筑堤,以防河。今屹如垣墙,谓之耿家圈。其中居民甚众”。②在今河南ᙡ
在今山东长岛县的南长山岛上,即今长岛县驻地(乐园村)。因村南曾建有朝海寺而得名。1958年改名乐园。
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五十里罗星山上。宋柳七娘建。据明王应山 《闽都记》 卷12: “罗星塔屹立江心,镇会城水口,称罗星云。俗呼磨心,以在水中央也。塔为宋时柳七娘所造。七娘,岭南李氏女,有色。里豪某夺之,
明置,属宁远卫。即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沙河营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宁远卫“松山寺堡”条下:“沙河寨堡在卫东北四十余里,又东北即长岭山堡。”
古国名。一译末罗游洲。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占碑附近。唐咸亨三年(672),我国僧人义净赴印度时, 曾在此居留二月。公元7世纪末为室利佛逝所兼并。宋为三佛齐之地。但此后又曾复国。 《元史》所载与中国
在今山西大宁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大宁县: “南北寨在县南北,去城各一里。元末右丞时公权、院使李子厚置此戍守。”
唐置,属名山县。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北金鸡山金鸡村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名山县有鸡栋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名山县:鸡栋关在“县西南鸡栋山上, 即金鸡关也”。
十六国后凉吕光筑,在今甘肃临夏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三年 (426),“呼卢古、韦代进攻枹罕,秦王炽磐迁保定连”。六年 (429),“河西王蒙逊伐秦,秦王暮末留相国元基守枹罕,迁保定连……蒙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昌洛县置,属熊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北。大业初省入宜阳县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昌洛县置,治今河南洛宁县西,属洛州。大业初废。
在今安徽枞阳县东北浮山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桐城县: 浮山寨 “明初,徐达攻安庆,自无为州登陆,夜至浮山寨,击败敌兵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桐城市东浮山下。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年),朱元璋部将徐达攻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