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西周封国。姜姓。在今山东莒南县东北。春秋初为莒国所灭。《春秋》:隐公二年(前721),“夏五月,莒人入向”。即此。

②周畿内邑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。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皇父孔圣,作都于向。”《左传》:隐公十一年(前712),周桓王“与郑人苏忿生之田”,有“”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天浆涧水“出轵南睪、向城北”。又引《竹书纪年》曰:“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。二月,城阳、向。更名阳为河雍,向为高平。”

③春秋吴地,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襄公十四年(前559),“吴告败于晋,会于向”,即此。

④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五十里。《左传》:襄公十一年(前562),诸侯伐郑“师于向”。即此。


(1)古国名。西周封国,姜姓。在今山东省莒南县东北。春秋初为莒国所并。《春秋》隐公二年(前721年):“莒人入向。”即此。(2)古邑名。(1)春秋时周畿内邑。在今河南省济源市南。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皇父孔圣,作都于向。”(2)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省尉氏县西南。《左传》襄公十一年(前562年):“诸侯会于北林,师于向。”即此。(3)春秋吴邑。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北。《左传》襄公十四年:“吴告败于晋,会于向。”即此。西汉置向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丰场

    即今江苏东台市东南三十里安丰镇。傍串场河。产海盐。清时设盐课大使。民国初以富安、梁垛二场并入,改为安梁场。

  • 萆山

    即抱犊山。在今河北鹿泉市西八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61获鹿县: “萆山,今名抱犊山。韩信伐赵,使轻骑二千人持赤帜,从间道萆山而望,遂呼为萆山。” 《金史· 地理志》: 获鹿县 “有萆山”。

  • 新里仁口

    一名里云口镇。即今湖北仙桃市西南十八里新里仁镇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3 《乡镇》:沔阳州 (治所在今市西南沔城镇) 东乡有 “新里仁口”。集镇名。在湖北省仙桃市中部。属张沟镇。人口7000。原新里

  • 强虎哨

   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二十里。明时建哨于此,设千总驻防。清嘉庆二年 (1797) 移乾州协左营守备驻此。五年 (1800) 乾州 (治今吉首市西南乾州镇) 麻里湾苗民在此起义。

  • 宜禄川

    一名芮水。即今陕西长武县南黑河。《水经· 渭水注》: “汭水东径宜禄县,俗谓之宜禄川水。”即“汭水”。

  • 大水井

    即今云南罗平县东南大水井乡。清有外委把总驻防。集镇名。(1)在云南省罗平县南部。大水井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100。明在村中打有一口大井,遂名。产玉米、小麦、油菜籽、烤烟、生姜等。黄八公路经此。(2

  • 八斗溪

    在今湖南桑植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安福所:八斗溪“在所(今桑植县)北。绕城而西,合永定诸溪水,入(九溪)卫境,合喝堡诸溪。亦名酉水”。

  • 谷亭镇

    亦曰谷亭。即今山东鱼台县治。《水经·泗水注》:菏水“东与泗水合于湖陵县西六十里谷庭城下”,即此。后讹为谷亭。《清一统志·济宁州》:谷亭镇“旧置谷亭闸及河桥水驿、谷亭递运所。北至济宁、南至沛县俱九十里,

  • 孤山

    ①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六里。《宋史·宋琪传》: 端拱二年 (989),将讨幽蓟,宋琪上疏 “令大军会于易州,循孤山之北,漆水以西,挟山而行,援粮而进。涉涿水,并大房,抵桑干河,出安祖砦,则东瞰燕城

  • 独鹤站

    元置,在今广东开平县西北。元置,在今广东省开平市西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