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合阳县

合阳县

①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。西汉改为郃阳县。

②北魏建义元年(528)置,属冀氏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安泽县境。北齐废。


(1)古县名。北魏建义元年(528年)置,治今山西省古县东北;一说今安泽县西南。属冀氏郡。北齐废入冀氏县。(2)今县名。在陕西省东部、黄河以西、大浴河以东,与山西省为邻。属渭南市。面积 1227 平方千米。人口43.2万。辖12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战国魏地,魏文侯十七年(前429年)筑合阳邑(今县东里村),因位于合水(今名金水沟)北岸,故名。秦惠文王八年(前330年)置合阳县。西汉改置郃阳县,属左冯翊。西晋后废郃阳县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于今百良镇东宫城置宫城县,于今良石村置五泉县,属澄城郡。太和二十年(496年)于故址复置郃阳县,属华山郡。北周废五泉入澄城,废宫城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治迁今址,属冯翊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析东部地于今洽川镇夏阳村设河西县,兼置西韩州;八年西韩州迁往韩城县。贞观八年(634年)与郃阳同属同州。乾元三年(760年)改河西县为夏阳县。北宋熙宁四年(1071年)废夏阳入郃阳县,属同州。元、明因之。清雍正三年(1725年)属同州府。1914年属关中道,1928年直属省。1948年初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,12月属大荔分区。1950年属渭南专区,1956年直属陕西省。1958年并入韩城县,1961年复设。1964年因郃字生僻,改为合阳县。1969年属渭南地区,1994年属渭南市。地处关中盆地东北部、黄龙山南坡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棉花为主,是省棉花主要产区之一。工业有煤炭、水泥、农机、陶瓷、电容器等。侯西铁路和西禹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寿圣寺塔、玄武青石殿、梁山千佛洞石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坝盘铺

    明置,属铜仁府。即今贵州江口县东北坝盘土家族侗族乡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道路考》5铜仁府:铜仁往省溪沿河民路经“坝盘”,旧为戍守处。

  • 加迭喀桑

    玉树土司之蒙古尔津、永夏、竹节三族的合称。同牧于青海称多县鸦砻江上游咱曲流域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卷上:“蒙古尔津族、永夏族、竹节族,同牧咱(扎)曲河流域,统称加迭喀桑(译言三族人民合驻之意)。又

  • 沙县

    ①隋开皇初改沙村县置,属建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沙县东古县。《元和志》卷29汀州沙县:“因沙丘以为名。”一说因县境沙溪而得名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49延平府《建置沿革》:沙县“以县有沙源也”。并云,沙源“在沙县

  • 脽丘

    又名魏脽。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庙前村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 西汉元鼎四年 (前113),“于是天子遂东,始立后土祠汾阴脽丘”。

  • 西昌山

    在今四川安县东。《寰宇记》卷83西昌县:西昌山“在县北,特起。旧名马鞍,天宝六年敕为西昌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绵州》:西昌山“在安县东三十里”。

  • 天池关

    明置,属彭水县。在今四川酉阳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境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彭水县:“东南有天池关。”清同治《酉阳直隶州志》卷4彭水县:天池关,“《县志》:县城东二百里,与酉阳接壤”。

  • 三阜城

    唐置,为巂州治。在今四川西昌市。唐樊绰《云南志》卷1:“至苏祁四十里,至巂州三阜城四十里。”注:“州城在三阜山上。”

  • 白蜡坎铺

    在今贵州遵义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遵义府》 “遵义底塘铺”条下:又有“白蜡坎铺”等, 皆戍守处。

  • 孟乃河

    即今云南腾冲县东之龙川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9南甸安抚司: 孟乃河 “即腾越州之龙川江也。流入境,为孟乃河,又南入干崖境”。

  • 泾水

    ①即今安徽泾县南之徽河,为青弋江支流。源出徽岭,北流出芜湖入于大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泾县注: “韦昭曰: 泾水出芜湖。” 《后汉书· 明帝纪》: 永平十三年 (70) 十一月,楚王英迁于泾县,注: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