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龙
唐方镇名。为河北三镇之一。宝应元年(762)以幽州节度使兼卢龙节度使,遂统称卢龙节度使。治所在幽州(今北京城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怀来、永清县及北京市房山区以东与长城以南地区。其后为李怀山、朱希彩、朱泚、刘济、张仲武、李全忠父子兄弟等长期割据,仅元和间一度听命中央。乾宁二年(895),刘仁恭任藩帅。五代梁乾化元年(911)其子守光遂称帝建号燕。乾化三年(913)为晋王李存勖所灭。
唐方镇名。为河北三镇之一。宝应元年(762)以幽州节度使兼卢龙节度使,遂统称卢龙节度使。治所在幽州(今北京城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怀来、永清县及北京市房山区以东与长城以南地区。其后为李怀山、朱希彩、朱泚、刘济、张仲武、李全忠父子兄弟等长期割据,仅元和间一度听命中央。乾宁二年(895),刘仁恭任藩帅。五代梁乾化元年(911)其子守光遂称帝建号燕。乾化三年(913)为晋王李存勖所灭。
一名老君庙。在今河南鹿邑县东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陈留郡谷阳县“有老子庙”。《水经·阴沟水注》:“水又北径老子庙东。”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真源县:“有老子祠,天宝二年曰太清宫。”
即今四川铜梁县西侣俸镇。清光绪 《铜梁县志》 卷2: 侣俸场 “在县北 (西) 二十里”。
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(1012) 改朗池县置,属蓬州。治所即今四川营山县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54营山县: “宋祥符避讳改今名,治有山如营垒也。” 是以山为名。明洪武十年 (1377) 废入蓬州,
即今湖南隆回县治。原为邵阳县地,名桃花坪。1942年设桃洪镇。1949年隆回县迁治于此。在湖南省隆回县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97.4平方千米。人口8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桃浦,人口3万。又名桃花坪,
即今广东化州市东北宝圩镇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 卷10化州: 宝圩在 “州北一百九十里”。
①又作嵩岭、天门岭。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,延伸至吉林省东北部之张广才岭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8吉林府:长岭“一名张广才岭,即嵩岭也。城东二百十里,东西三十余里,层松饰岩,列柏绮望。南自长白。北至宾州一
①西周封国。姬姓。都陶 (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)。周武王封其弟振铎于此。公元前487年为宋所灭。《春秋》: 哀公八年 (前487),“宋公入曹,以曹伯阳归”。②古昭武诸国之一。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
元置,属松潘宕迭威茂州等处军民安抚使司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南五里。明于此置岳希蓬长官司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。宋时建于清波门外聚景园中。明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》 卷3: “聚景园,孝宗所筑……有柳浪、学士等桥。” “柳浪闻莺” 为西湖十景之一。
又作诺罗河、挠力河。即今乌苏里江支流挠力河。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诺垒河 “在宁古塔城东五百里。源出城东四百里无名山。东南会数水入乌苏里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