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五泉县

南五泉县

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属澄城郡。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。西魏改名朝邑县。


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置,治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朝邑镇,属澄城郡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年)改名朝邑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平河

    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新泰县“小汶河”条下:广平河“源出宫山,西南流二十里,入小汶河”。

  • 三江营

   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南大江北岸三江营,隔江与圌山遥对,为江防要地。清康熙间曾设盐政同知于此,雍正间改三江营同知,设盐务道统领之。

  • 大石墙山

    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南。清光绪《畿辅通志》卷65:大石墙山“在独石口东南一百九十里。山产石炭”。

  • 武隆山

   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。宋 《咸淳临安志》 卷27昌化县: “武隆山在县 (今昌化镇) 西北一里。高五十丈,周回二十里。有葛洪炼丹井。唐天后以山名应图谶,分紫溪县别置武隆县。”

  • 丰乐县

    ①南朝梁置,属北谯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全椒县西南六十五里濮集乡古城村。隋废。②唐武德元年(618)析始安县置,属渠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安县北茶坪乡古城寨。八年(625)废入渠江县。

  • 南江湖

    在今湖北监利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监利县: 南江湖在 “县西十里……近大江。因名”。

  • 安乐关

    在今江西玉山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》:安乐关“在玉山县东四十里。明嘉靖中,因矿徒出没,筑此守御。今仅此遗址”。明嘉靖中筑,在今江西省玉山县东。

  • 安山

    ①在今河北昌黎县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昌黎县:安山,“《志》云:山有避兵堡,饮马河经其下”。即此。②亦曰安民山。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四十四里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彧传》:东汉建安六年(201),曹操

  • 连城山

    在今陕西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褒城县:连城山在“县北六里。山有十二堡相连属,因名。中有池,广二亩。相传汉王所凿,亦名汉王山”。

  • 下沙浦

    旧名盐铁塘。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盐铁塘。塘北有下沙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上海县:下沙浦“相传五代时吴越运盐铁于此。宋绍兴十五年,秀州判曹泳开顾会浦,又浚盐铁塘,舟楫通利,因改名下沙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