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8年由零陵、宁远、祁阳、桂阳、新田、常宁6县析置,治石鼓源(在今湖南祁阳县东南石鼓源)。以境内有阳明山而得名。1929年迁白果(今祁阳县南白果市)。1931年改设阳明特区,驻石鼓源。同年废。旧县
北宋置,属庆阳府。在今陕西吴旗县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 绥远砦 “地本骆驼巷,元符二年进筑,赐名”。
在今江苏泗阳县北七十余里。《元史·褚不华传》:“不华以余兵入淮安,时城之东、西、南三面皆贼,惟北门通沭阳,阻赤鲤湖。”即此。在今江苏省泗阳县北,湖水通涟河。《元史·褚布哈传》:“刘甲守韩信城,城门通沭
北宋置,属涪州。即今四川武隆县西北白马镇。大观四年(1110)废。
唐贞观四年(630)以处降羌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。八年(634)改为位州。
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后废。
在今湖南华容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华容县:安津堤“内有十台九堰, 皆利灌溉。正德中,堤坏,复修筑之。《水利考》:县境陂堰堤塘之属,凡九十有余,而安津尤为低洼,修防最切”。
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南二十四里新场镇。南宋建炎间,有两浙盐运司署,后迁盐场于此。明正德 《松江府志》 卷 90 上海县市镇: 新场镇 “距下沙 (镇) 九里。一名南下沙。元初迁盐场于此,故名场。赋为两浙
又名束庙堡。即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六十里束馆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大名府元城县:“束馆堡在府(今大街乡)东六十里。以有束皙庙而名。亦曰束馆镇。”在河北省大名县东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
即今辽宁沈阳市北大东区文官街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承德县图:北有文官屯。南满铁路有文官屯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