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巴西郡
①亦作北巴郡。东晋末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南朝宋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、苍溪、南部、南充、西充等市县地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)改为盘龙郡。
②南朝宋元嘉十二年(435)侨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境。十六年(439)废。
东晋末置,治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阆中市一带。南朝宋、齐属梁州,梁属南梁州。西魏废帝改为盘龙郡。
①亦作北巴郡。东晋末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南朝宋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、苍溪、南部、南充、西充等市县地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)改为盘龙郡。
②南朝宋元嘉十二年(435)侨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境。十六年(439)废。
东晋末置,治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阆中市一带。南朝宋、齐属梁州,梁属南梁州。西魏废帝改为盘龙郡。
又名白羊陂。在今河南县东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阳夏郡雍丘县有“白杨陂”。《水经·睢水注》 作“白羊陂”。
在今西藏日喀则市东北。是日喀则经麻江去拉萨渡雅鲁藏布江的渡口,也是西藏著名渡口之一。藏语“大”即大氏家族之意,“竹卡”意为渡口。东至仁布,西至日喀则,北至乌郁都有道路相通,为后藏交通要津。
清乾隆三十七年 (1772) 筑,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。光绪二十年 (1894) 改名孚远城。二十八年 (1902) 置孚远县于此。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筑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。光绪
①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44晋城县: “硖石山在县东南三十里,上有青莲寺,西有掷笔台,即远大师置涅槃经疏藏之所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泽州 “浮山条”: 硖石山 “以两山拱峙壁立若门”。
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海中之南日岛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兴化府: 南日山在 “府东百里大海中,与琉球相望。旧名南匿山,近福清县海坛山。明初设寨于此,后徙于内地。山为会哨之所”。古岛屿名。又称南匿山。即今福
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北,白沙岛东北十里。清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3: 屈爪屿 “屿形如卧虎屈爪势”。
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北川河发源处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阿尔坦山“在西宁边外东北九十里。山脉东趋北川,抵浩亹水。俗云此山出金,昔有番人于此山开取,故名”。
即江郎山。在今浙江江山市南四十六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东阳郡信安县“有江山”,即此。
①东晋改南行唐县置,北魏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东北三十里故郡村。太和十四年(490)于县置唐郡。熙平中移治犊乾城,即今治。隋属恒山郡。唐属恒州,长寿二年(693)改名章武县,神龙元年(705)复
明置,在今江西分宜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袁州府分宜县:安仁驿“在县治东。以县旧为安仁镇也。嘉靖三十五年移置东门外”。崇祯末裁。明置,在今江西省分宜县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