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利人渠

利人渠

①在今河南三门峡市。有南、北两渠:北渠隋筑,引橐水(今三门峡市青龙涧河)西北入陕城(今三门峡市西)。《元和志》卷6陕州陕县:“北利人渠,隋开皇六年,文帝遣邳国公苏威引橐水西北入城,百姓赖其利,故以为名。”南渠唐筑, 自硖石(今陕县东南)界引水入陕城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二》陕州:“有南、北利人渠。南渠,贞观十一年太宗东幸,使武侯将军丘行恭开。”

②在今河南沁阳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怀庆府河内县:利人渠“在府城东。隋开皇中,卢贲为怀州刺史,决沁水东注,名之曰利人渠”。

③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阴平县:“西北二里有利人渠,引马阁水入县溉田。龙朔三年,令刘凤仪开,宝应中废。后复开,景福二年又废。”


(1)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。有南北两渠:北渠为隋开皇六年(586年)所开,南渠为唐贞观十一年(637年)所开。(2)在今河南省沁阳市。隋开皇中怀州刺史卢贲于怀州决沁水东注为利人渠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龙岩

    在今江西寻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长宁县: 青龙岩 “在县南三十里。大小十余穴,清流萦抱,必由栈道以陟降”。

  • 福山镇

    ①五代周置,属常熟县。即今江苏常熟市北福山镇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嘉靖三十四年 (1555)以倭乱筑堡城,置把总防守。清乾隆十九年 (1754)移海防同知驻此。②即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九里福山镇。民国《续

  • 高昌故城

    维语称亦都护城。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阿斯塔那(三堡) 西南。明陈诚 《使西域记》: 火州 “城方十余里,僧寺多而居民少。东有荒城,盖古高昌国地治也。汉西域长史、戊己校尉亦居此”。故城主要是公元500—

  • 双塔河

   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。《元史·河渠志》:“双塔河,源出昌平县孟村一亩泉,经双塔店而东,至丰善村,入榆河。”元初曾利用此河作为由通州至居庸关的漕渠。

  • 武阳郡

    ①西魏置,属武州。治所在葭芦县 (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七十里白龙江东岸)。北周郡县并废。②北周建德七年 (578) 置,治所在乐平县 (今山东莘县)。在武水之阳,因以为名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莘县一带地。隋开皇

  • 太平长官司

    明成化四年(1468)置,属永宁宣抚司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南大坝镇。以太平川为名。后废。

  • 南大树镇

    ①金置,属交河县。在今河北泊头市西南三十五里大树阎。②即今河北邢台县东北二十里南大树乡。清光绪《邢台县志》 卷1: 东北 “南大树,二十里。旧有集。今废”。

  • 赤土岭

    在今山西榆社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辽州》:赤土岭“在榆社县东南四十里。其土独赤,故名”。

  • 鉴空阁

   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4琼州引 《南海志》 云: 鉴空阁 “在城西五十里金利崇福寺前。俯瞰江流。文忠苏轼题诗云: 明月本自明,无心孰为境。挂空如水鉴,写此山河影。吾观大瀛海,巨浸与天

  • 桂江

    即今广西东部之漓江。《元和志》 卷37桂州临桂县: “桂江一名漓水,经县东,去县十步。杨仆平南越,出零陵,下漓水,即谓此也。”西江支流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。《通典》:“桂江以其源多桂,不生杂树,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