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墓
史称惠陵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之正殿(刘备殿)西侧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章武三年(223)四月,“先主(刘备)殂于永安宫(在今重庆奉节县城)。五月,“梓宫自永安还成都”。八月,“葬惠陵”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》:昭烈帝惠陵“在华阳县西南八里,旁有庙”。清所建墓碑正中阴刻“汉昭烈皇帝之陵”七大字。
史称惠陵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之正殿(刘备殿)西侧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章武三年(223)四月,“先主(刘备)殂于永安宫(在今重庆奉节县城)。五月,“梓宫自永安还成都”。八月,“葬惠陵”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》:昭烈帝惠陵“在华阳县西南八里,旁有庙”。清所建墓碑正中阴刻“汉昭烈皇帝之陵”七大字。
即今西藏东部之尼洋曲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年渚河“在公布则布拉冈城东。源出城西北沙羽克冈拉山……入雅鲁藏布江”。
原名新丰。始建于宋。即今安徽祁门县西六十里历口镇。当武陵岭西侧官道上。清称历口,为祁红始创地。
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贞明元年 (915),蜀将 “王宗绾等败秦州兵于金沙谷”。即此。
清光绪元年(1875)由英商“吴淞铁路公司”擅筑,次年通车。从上海苏州河北岸经江湾至吴淞口。计15公里。光绪三年(1877)由清政府出资赎回拆除。
即坤山。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五十八里,东平湖西岸。山上有马跑泉。古山名。即今昆仑山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昆(崑)山之玉不出。”
即今新疆富蕴、福海二县间之喀拉额尔齐斯河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5:“罕达海图河源处为库鲁图河,西南流百里为罕达海图河,又西南入额尔齐斯河。”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融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。贞观十三年(639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。属融州。贞观十三年(639年)废。
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,海澄镇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海澄县: 虎甲山 “在县 (治今海澄镇)西一里。俗名美山。巉岩盘踞”。
唐贞观四年(630)置,属粤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东北东江乡。乾封中属宜州。北宋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失载置年。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南。属宜州。五代南汉废。
在今墨竹工卡县西南甲玛乡。为7世纪著名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诞生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