决口戍
南朝梁普通七年(526)置,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北八十里临水乡。大通三年(531)改为临水县。
南朝梁普通七年(526)置,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北八十里临水乡。大通三年(531)改为临水县。
在今新疆巴楚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 《四夷路程》: “谒者馆又六十里至据史德城,龟兹境也,一曰郁头州。”
在今辽宁长海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金州卫 “莲花岛” 条下: “又有金线岛,俱有官兵戍守。明朝永乐十七年,大帅刘江于金线岛西北望海埚上筑垒备倭。”
古泽薮名。又作阳华、阳纡、杨陓。旧说在今陕西境,有在陇县、凤翔、华阴、泾阳等说法。《周礼·职方》 冀州:“其泽薮曰杨纡。”《淮南子·坠形训》:“秦之阳纡。”皆指此。古泽薮名。又作阳华、阳纡、杨陓或杨汙
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三里七星山。《水经·漓水注》: “漓水又南合弹丸溪,水出于弹丸山。山有涌泉,奔流冲激,山嵁及溪中有石若丸,自然珠圆,状弹丸矣,故山水即名焉。”
在今陕西镇安县西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商州》:支盖岭“下有云盖寺。相传唐贾岛所居”。
即今上海市嘉定区南南翔镇太翔寺。南朝梁天监中建,初名南翔寺。南宋绍定年间改名云翔寺。
在今台湾省台东县东南海中。原名火烧岛,因渔民夜出海捕鱼,于山顶举火引归而得名。又名鸡心岛,因形似鸡心,故名。1949年以谋绿化,改名绿岛。旧称火烧岛。传说曾遭大火烧山而得名。一说因岛上居民夜间举火山顶
在今浙江海盐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海盐县: 唐湾 “宋嘉熙中增置水军寨,澉浦、唐湾并为要地。或云: 海塘自东北折而西南,即塘湾也,讹塘为唐耳”。明嘉靖三十五年指挥使徐行健御倭贼于唐湾,败没。
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六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永归县有停船山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6隆庆府: 停船山 “在剑阁县八十里。……有石刻,乃皇朝乾德僧怀义撰云: 大禹治水,船泊峰峦,故名”。
在今江苏常熟市北四十里福山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常熟县: 福山港在 “县北四十里。自城北门二十里经斜桥,又二十里经福山,入大江。亦曰福山塘,亦曰福山浦。宋绍兴中,屡经浚治,与白茅、许浦,并为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