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化县

兴化县

①五代杨吴武义二年(920)置,属扬州。治所即今江苏兴化市。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伪吴武义年中置今县,言将振兴其教化也。”南唐改属泰州。南宋绍兴五年(1135)废入海陵县。十九年(1149)复置,仍属泰州。乾道二年(1166)改属高邮军。元属高邮府。明属扬州府高邮州。清属扬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苏淮扬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87年改设兴化市。

②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置,为兴化军(后改为太平军)治。治所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古邑。八年(983)属兴化军。元属兴化路,皇庆元年(1312)移治今莆田县北新县。明属兴化府,正统十三年(1448)废。

③辽置,为北安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。金为兴州治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改为兴安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析莆田县置,治今福建省仙游县东北古邑。为兴化军治。八年后为兴化军属县。元皇庆元年(1312年)移治今莆田市北新县。元属兴化路。明属兴化府,正统十三年(1448年)废。(2)辽置,治今河北省承德市滦河镇西南喀喇河屯旧址,一说今隆化县西皇姑屯土城子。为北安州治。金为兴州治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改为兴安县。(2)古旧县名。五代杨吴武义中置。治今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。属江都府。历有废置。南唐后历属高邮军、泰州、高邮府、高邮州,清属扬州府。1987年撤销,改设兴化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兔毛河

    ①古名中陵川水。即今山西右玉县西之沧头河。源出山西朔州市平鲁区北,北流经右玉县西,出杀虎口,至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南入浑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二》 山西行都司: 定边卫 “东北有海子窊,兔毛川出焉,分为二,

  • 无盐县

    秦置,属薛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十里无盐村。西汉为东平国治。西晋属东平国。南朝宋为东平郡治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本战国齐邑,秦置县。治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无盐村。属薛郡。北齐废。曾为两汉东平国和南朝宋及

  • 鸭子塘镇

    即今四川武隆县西北鸭江镇。清同治《涪州志》 卷1: 西里有鸭子塘场。

  • 钟 (鍾) 陵县

    ①西晋太康初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进贤县西北。后废。南朝梁复置,隋初废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属洪州。八年 (625) 又废。②唐宝应元年 (762) 改豫章县置,为洪州治。治所即今江西南

  • 金精山

    又名翠微峰、石鼓山。即今江西宁都县西北翠微峰。《寰宇记》 卷108虔州虔化县: 金精石鼓山 “在县西北一十五里。旁有石鼓山”。《新定九域志》 卷6虔州: 金精山,“ 《图经》 云: 洞内有金床玉枕”。

  • 石头口

    在今江西南昌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3赣水:“绕城而流广十里,度江之北,曰石头口。”

  • 净因寺

    旧名因胜寺。西晋永熙中建,在今江苏丹徒市西五州山麓。北宋熙宁中改名显慈寺,后废。明万历间复建为因胜寺,清乾隆二十二年 (1757) 御题寺额改为净因寺。

  • 临原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临朐县东。元朔二年 (前127) 封甾川懿王子始昌为侯国。东汉省。西汉元朔二年(前127年),武帝封甾川懿王子始昌为临原侯,置临原侯国,治今山东省临朐县东。属琅邪郡。东汉

  • 城阳军

    金初置,属山东东路。治所即今山东莒县。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升为城阳州。金置,治莒县(今属山东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莒县、沂水、莒南、日照、沂南、沂源等县市。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为城阳州。

  • 高坦市

    即今安徽贵池市南秋浦河(贵池河) 西岸高坦乡。清光绪《贵池县志》卷6有高田村。谓“吴氏自宋以来居此”。丁文江 《中华民国新地图》 安徽贵池县南有高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