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兰芎山

兰芎山

即兰风山。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南六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6余姚县:“兰芎山,《会稽录》云,昔葛玄隐于兰芎山,后于此仙去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铜峡

    即硖口山。黄河上游峡谷之一。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。明嘉靖 《宁夏新志》 卷1: 峡口山在“城 (宁夏镇) 西南一百四十里。两山相夹,黄河经其间,古名青铜峡,有古塔一百八。宋张舜民诗: 青铜峡里韦州路,十

  • 韩岭市

    即今浙江鄞县东南韩岭乡。清光绪 《鄞县志》 卷2 《市镇》: 韩岭 “距城五十里”。

  • 范村镇

    清置,属太谷县。即今山西太谷县东北四十三里范村镇。乾隆四十三年 (1778) 设主簿驻此。民国时设县佐。在山西省太谷县东北部。面积303.4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范村,人口 2680。原

  • 三峡桥

    在今四川冕宁县南境。一说在今西昌市一带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万历中,“连昌逆酋曰安守、曰五咱、曰王大咱,与越巂、邛部、黑骨夷并起为乱。……黑骨与大咱已据相岭,焚三峡桥”。(1)在今安徽省郎溪县西。南宋

  • 滦州

    辽置,属南京道平州。治所在义丰县 (今河北滦县)。《元史·河渠志》 引宋王曾 《北行录》 云:滦州 “因河为名”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滦县、滦南、乐亭等县。元属永平路。明属永平府。清不辖县。1913年改为滦

  • 麻岭镇

    在今福建宁德市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五阮关

    西汉置,在今河北宣化西南。或说即今易县西北紫荆关。《后汉书·乌桓鲜卑列传》:光武初,乌桓与匈奴连兵内犯。建武二十一年(45),“遣伏波将军马援将三千骑出五阮关掩击之”。

  • 景洲

    亦作景里洲。在今湖北荆沙市江陵区西南长江中。唐徐坚 《初学记》 卷8: 景洲,“ 《吴志》 云:魏将夏侯尚围南郡,作浮桥度量景洲”。

  • 平滦府

    明洪武二年(1369)改永平路置,属北平行中书省。治所在卢龙县(今河北卢龙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。洪武四年(1371)改为永平府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改元永平路置,治卢龙县(今

  • 大矶山

    在今江西都昌县西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南康府一》:大矶山“悬崖百仞,长三里许。一名望仙山。顶有平石,可以眺远。山之瞭望台,旧为备湖巡兵屯聚处”。又称望仙山。在江西省都昌县西。海拔200米。顶有平石,可以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