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光泽县

光泽县

北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)析邵武县地置,属邵武军。治所即今福建光泽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01邵武军光泽县:“以乡为名。”元属邵武路。明、清属邵武府。1913年属福建北路道。1914年属建安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


在福建省西北部、富屯溪上游,邻接江西省。属南平市。面积 2232 平方千米。人口15.5万。辖3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杭川镇。五代北周至北宋初为邵武县之财演镇。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于镇置光泽县;划邵武县之光泽、鸾凤二乡隶之,故名。《太平寰宇记》邵武军光泽县:“本邵武县地,皇朝(宋)太平兴国六年,割邵武之光泽、鸾凤二乡,于县之西八十里、地名财演镇立光泽县,以乡为名。”属邵武军。元属邵武路。明、清属邵武府。1913年属北路道,次年改称建安道,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49年9月属第一专区,1950年3月改称建瓯专区,9月改称建阳专区。1956年属南平专区。1971年属建阳地区,1988年改称南平地区。1994年属南平市。地处闽西北中低山丘陵地区,富屯溪及其支流西溪和北溪流贯境内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产稻、甘薯、茶叶、笋干、香菇、药材等。多松、杉、竹,森林覆盖率达67.7%。霞洋、龙来舟一带属武夷山自然保护区。水力资源丰富,为全国农村基本电气化县之一。工业有机械、森工、化肥、水泥、食品、电力、纺织等。鹰厦铁路斜贯。福花、水杉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杉关、铁牛关、洞光岩、清建司前泰安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侯甲水

    又名侯谷水、胡甲水。即今山西祁县东昌源河。源出山西平遥县东南,向北纵贯祁县境入汾河。《水经· 汾水注》: 侯甲水 “发源祁县胡甲山,……又西北历宜岁郊,径太谷,谓之太谷水。出谷西北流,径祁县故城南,自

  • 波些山

   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教化三部长官司: 波些山在 “司 (治今县西南旧城)西四十里。孤峰秀削,冠群山之上”。

  • 坊子镇

    即今山东潍坊市东南三十里坊子镇。民国《潍县志稿》有坊子镇。

  • 光霁峪

    一名钟城崴子。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开山屯镇光昭村。旧属和龙县,隔图们江与朝鲜对境,为往来孔道,边塞要地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3:图们江“又东北径光霁峪,马平岭河自西北来入之(光霁峪城西山也,通商分局在焉

  • 疏勒州

    清光绪八年 (1882) 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喀什噶尔新城 (今新疆疏勒县)。辖境相当今新疆喀什、疏勒、疏附、岳普湖、阿图什、乌恰等市县地。十年 (1884) 属新疆省。二十八年 (1902) 升为疏

  • 绿林山

    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北与钟祥、随州二市交界处之大洪山。《后汉书·刘玄传》: “新市人王匡、王凤为平理诤讼,遂推为渠帅,众数百人。于是诸亡命马武、王常、成丹等往从之,共攻离乡聚,臧于绿林中。” 即此。(1)

  • 崌州

    唐贞观元年 (627) 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。开元中废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以党项部落置,治江源县(今四川松潘县北)。属松州都督府。后地入吐蕃,州废。

  • 宝通禅寺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洪山南麓。南宋端平年间由湖北随州大洪山迁此。原名崇宁万寿禅寺,明成化二十一年 (1485) 改今名。现存殿宇多系清同治四年 (1865) 至光绪五年 (1879) 建筑。主要建筑有山

  • 清江渡

    即今四川巴中市东清江镇。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巴中县。

  • 根河

    即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北之根河。源出大兴安岭北麓,西南流入额尔古纳河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4 《地理志·山川》: 根河 “根,蒙古语脖颈也”。额尔古纳河支流。蒙古语称滚郭勒,意为“深河”。因河水较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