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山
①即弋阳山。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9光山县:“光山,一名弋山,在县西北八十里。”
②在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五里。山势雄峙,一名锦袍山。向有车里头目居之。
①即弋阳山。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9光山县:“光山,一名弋山,在县西北八十里。”
②在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五里。山势雄峙,一名锦袍山。向有车里头目居之。
①东晋太元年间降汝南侨郡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涂口(今湖北武昌县西金口镇)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南朝梁置,属寻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西。隋平陈并入寻阳县。③南朝梁置,为定州弋阳郡治。治所在蒙笼城(今湖北麻城
秦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十五里。西晋改为介休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。属太原郡。西晋改为介休县。
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置,属沭阳郡。治所当在今江苏沭阳县地。南朝陈太建五年 (573) 省入怀文县。
旧名镇安镇。即今湖南汝城县西南八十里文明乡。明、清于此置巡司。
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武清县:马百户屯“为往来孔道”。
明置,属平茶洞长官司。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龙凤乡北。后废。
又名大浪泵或大隆同。指今台湾省台北市北、淡水河与基隆河会流点之南。本高山族凯达格兰平埔人大浪泵社地,后与奇武卒社合并。清乾隆初闽人入垦, 称为大浪泵庄。嘉庆七年(1802)形成市街,改称大隆同。同治年
即今浙江上虞市东北十二里五泽乡驻地。清光绪 《上虞县志》 卷18 《村镇行市》: 三都有驿亭。在浙江省上虞市东北部、浙东运河两岸。面积51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驿亭,人口 2500。昔置
亦作博洛和屯。清上驷院御马厂 (上都牧厂) 驻地。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南上都河东黑城子村。《清一统志 ·牧厂》: 御马厂 “亦名上都牧厂,在独石口东北一百四十五里博罗城”。
俗称回回坟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区中部,解放北路西侧,东临兰圃。始建于唐贞观三年(629),据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母舅艾比·宛葛士之墓。墓室上圆下方,内成洞形,在内诵经或讲话,有回声相应,故又称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