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湖
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安东县: 傅湖 “袤十里,广六里”。
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安东县: 傅湖 “袤十里,广六里”。
余暨(今浙江萧山市)、余姚、余杭三县,古人习称三余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“汉末,童谣云:‘天子当兴东南三余之间。’”宋王应麟《小学绀珠》卷2谓“三余”为余干(今江西余干县)、余姚、余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
清乾隆四十一年 (1776) 置,属迪化州。治所即今新疆阜康市。光绪十二年 (1886) 属迪化府。民国初属新疆迪化道。1930年属迪化行政区,后直属新疆省。1992年改设阜康市。古旧县名。清乾隆四十
一名马溺关。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 引《中山记》曰:“八渡,马溺是山曲要害之地。”在今河北省唐县西北。汉置。为山曲要害之地,与马溺关势接,十分险要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水屈曲八渡,流水
即今西藏申扎县西北一百八十里孜桂错。东南距嘉零湖十八里。清末辛亥年版 《西藏新志》 卷上: 嘉零湖 “自西北隅流出,而入查尔喀特湖”。
又作啰没宁堡。北宋置,属西安州。在今宁夏海原县北蒿川乡东。后废。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北。北宋属西安州。
在今湖北天门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潜江县:大平湖在“县北六十里”。
在今湖南东安县东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东安县:“又有卢洪江,源出县北九龙岩,经城东,下流入湘水。”
即今湖南隆回县北六十里六都寨镇。1947年于此置隆回县。1949年隆回县迁治桃洪镇后改为六都寨镇。
①北周置,在今山西绛县东北白马山附近。②亦曰白马城。在今陕西勉县西十里老城乡。《梁书·杨公则传》:南朝宋“梁州刺史范柏年板为宋熙太守, 领白马戍主”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浕水又南径张鲁治东……东对白马
亦作白云径。在今江苏宜兴市西三十六里。自溧阳市流入,即荆溪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宜兴县: 白云径“在县西三十六里。《尔雅》:‘直波为径’。东经县西二十六里之洴浰渰,合于荆溪。《志》云:白云径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