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保德县

保德县

金大定十一年 (1171) 置,为保德军治。治所即今山西保德县。二十二年 (1182) 为保德州治。蒙古宪宗七年 (1257) 废入保德州。明洪武七年(1374) 又降保德州为县,九年 (1376) 改县为州。1912年又改保德州为县,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西北部、黄河东岸,西临陕西省。属忻州市。面积997平方千米。人口15.1万。辖4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东关镇。唐为岚州地,北宋淳化四年(993年)析置定羌军,景德元年(1004年)改为保德军,取“民保于城,城保于德”之义命名。属河东路。金大定十一年(1171年)置保德县为军治。二十二年升为保德州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废保德县入保德州,属冀宁路。明洪武七年(1374年)降州为县,属岢岚州;九年复升为州,属太原府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升直隶州。1912年改州为县。1914年属雁门道。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属山西省忻县专区。1983年属忻州地区。2000年属忻州市。地处黄河中游梁峁沟壑丘陵区。黄河、朱家川河、小河沟河流经境内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谷子、糜子、马铃薯、高粱、玉米、豆料、油料作物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铝土、硫黄、高岭土、油页岩、长石等。工业有煤炭、焦化、化工、电力、建材、冶金、陶瓷等。神朔铁路、忻保公路经此。古迹有烈女祠、金峰寺、灵感寺、林遮峪新石器古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掌

    在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北长白山,鸭绿江源此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3:鸭绿江“发源处曰白山派子(白头山下三十里),双峰矗立,水流其间,土名江掌。韩人谓之张弓棒。水自峰间悬下成瀑布,深二丈许”。

  • ①春秋时晋士会邑,以邑为姓,称范氏。当在今山西屯留县地。《左传》: 宣公十六年 (前593),“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、铎辰”。按留吁、铎辰等在今山西屯留县附近。据赏战功之例,赐士会食邑范,应在此

  • 水月岩

    在今广西玉林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郁林州“张道岩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:州东南二十里为水月岩,岩中虚明爽豁,涧壑绝胜,右接天马、钓天诸洞,幽异不一。”明崇祯十年(1637),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此考察

  • 封禁山

    又名铜塘山。在今江西上饶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上饶县: 封禁山在 “府东南八十五里。一名铜塘山。险塞危峻,为郡之要害。中产铜铁。景泰中,福建沙县寇邓茂七盗冶铜铁,剽掠永丰,知县邓显追捕遇害

  • 万阳山

    又作万洋山。古名石含山。在今江西、湖南两省边境,属罗霄山脉中段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酃县“云秋山”条下:“又万阳山,在县西南八十里,周三百里。上多古木怪石。”

  • 渭南县

    十六国前秦苻坚甘露二年 (360) 置,属京兆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北侧。后废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南新丰县复置渭南县,属渭南郡。治所在今渭南市东南四里。北周属京兆府。隋开皇十四年 (594)

  • 阐熙郡

    北魏太和十二年 (488) 置,属夏州。治所在山鹿县 (今陕西靖边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靖边、定边、吴旗三县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废。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年)置,治今陕西省靖边县西南。西魏属长

  • 宜都县

    南朝陈天嘉元年 (560) 置,为宜都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枝城市。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改名宜昌县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名宜都县,为江州治。后属硖州。元属硖州路。明属夷陵州。清属荆州府。民国初

  • 瑞州府

    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瑞州路置,治所在高安县 (今江西高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高安、宜丰、上高等市县地。1912年废。有织绫、造纸等手工业。明中叶陈福一等领导的华林军于此起义。明洪武二年(136

  • 石镇街

    即今江西万年县西北石镇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二》:石头街巡司“在万年县北四十里石镇市。临洎河,通鄱阳(今波阳)、乐平。明正德中置巡司,今因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