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思木
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万里和通。《明太宗实录》卷142:洪武十五年二月载,“托温至佛思木隘口一百八十里,佛思木至胡里改一百九十里”。即此。
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万里和通。《明太宗实录》卷142:洪武十五年二月载,“托温至佛思木隘口一百八十里,佛思木至胡里改一百九十里”。即此。
即今山东高唐县东南杨屯乡。《清一统志·东昌府一》:杨官屯桥“在高唐州东二十五里,跨通济河。每夏秋水涨作筏以济”。
南宋祥兴元年 (1278) 升广州置,治所在南海县 (今广东广州市)。旋改为翔龙府。
又名谷堆集。即今安徽太和县北六十里倪邱乡。清光绪重修 《安徽通志》 卷42颍州府太和县:倪邱集 “倪宽故里”。故名。
在今湖北秭归县 (剪刀峪) 西北新滩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归州: 南逻口 “在州东十五里。《志》 云: 明初设南逻关于古丹阳城。后移于新滩,置巡司。即此处也”。
即吐延川。今陕西延川县北秀延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延川县: 吐延川 “一名哥基川。番语亦谓之濯筋水”。
在今河北临城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临城县:圣井冈“在县东北三十里。冈上有井,冬夏不竭,故名”。
今北京故宫东华门。明、清紫禁城之东门。
即高宛县。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作 “高菀县”。
①秦置,属九江郡。西汉初元元年(前48)置为侯国, 治所在今江西安福县东南六十里洋口、城田一带。东汉永元八年(96)改名平都县。②西汉置,属涿郡,为都尉治。治所即今河北安平县。东汉属安平国。三国魏属博
①一名石人山。在今安徽旌德县西六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宁国府:石柱山“一名射的山。有双石挺然特起,一巨石承之,号豹子尖,尤为奇秀”。明嘉靖《宁国府志》卷5:石柱山,“梁元帝时,新安程灵洗起兵讨侯景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