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佛山镇

佛山镇

①北宋置,属南海县。即今广东佛山市。明嘉靖时移五斗口巡司治此,清已为全国四大镇之一。1912年移南海县治此。1949年改为佛山市。向为交通孔道,商业繁盛,旧为我国四大镇之一。

②即今黑龙江省嘉荫县东南保兴乡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:佛山县“佛山镇有观音山,故名”。


古镇名。即今广东省佛山市。相传唐时乡人在此掘得铜佛像,故名。北宋始有聚落,明渐渐发达,清鸦片战争前,商业、手工业已相当繁荣,为全国四大镇之一。明末冶铁业和清中叶织布业都很有名,所铸铁锅行销国内。亦是重要的贸易地。清道光二十一年(1841年)鸦片战争时,本镇义勇曾在龟岗炮台围歼英侵略军。辛亥革命后为南海县治所。1949年设佛山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秦县

    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南昌县置,属朱提郡。治所在今云南镇雄县境。南齐属南朱提郡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晋时改南昌县置,治今云南省镇雄县境内。属朱提郡。南朝梁时废。

  • 林关驿

    北宋属盩厔县,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 18盩厔县: 三交驿 “至林关驿四十五里。林关驿至洋州真符县大望驿七十里”。北宋置。在盩厔县(今陕西周至县)南。后废。

  • 浦子口河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0江宁府江浦县: 浦子口河 “在县东二十里。源出定山,由浦子口西入江。《志》 云: 浦子口有左右二水环抱萦回,名东西沟”。

  • 大湖

    又名硕项湖或硕濩湖。今江苏涟水、沭阳、灌南等县间。《元史·董搏霄传》:至正十四年(1354),“搏霄招善水战者五百人,与贼战安东之大湖,大败之,遂复安东”。即此湖。早已成陆。(1)古湖名。又称灌湖、硕

  • 应灵郡

    唐至德二载(757)改江油郡置,治所在江油县(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旧州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县及江油市、青川县部分地。乾元元年(758)改为龙州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以江油郡改名,治江油县(今四川

  • 威海卫

    明洪武三十一年 (1398) 置,属山东都司。治所在今山东威海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: 威海卫 “领左、右二千户所。卫城周六里有奇”。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省入文登,移温泉镇巡司驻此。光绪八年

  • 茨河

    一名剌河。源出河南鹿邑县南,会黑河。《清一统志· 归德府一》: 剌河 “一名茨河。《鹿邑县志》: ‘上承偃王陂水,东流径唐桥店南。瀖河注之。剌河南流径丁村东。又东南流至安徽颍州入颍河’”。

  • 渃水

    亦作诺水。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北小通江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通江县: 渃水 “在县治西,源出陕西南郑县之青石关,经众山中,流入县界,南流而东,折注于达州之渠江。亦曰宕水。亦曰诺水”。

  • 西场寨

    明崇祯中置,即今广西合浦县西南西场镇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白龙寨“又西为西场寨,接钦州境”。明崇祯中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西南西场。

  • 白墩子

    ①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边墙头墩“八十里至白墩子”。②即今甘肃景泰县北白墩子。民国间设白墩子产盐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