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佘山

佘山

①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华亭县:佘山“相传有佘姓者隐此,故名。山高秀,与干山相埒,有东、西二峰,连亘数里,泉石颇胜”。产笋香如兰。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)南巡,赐名兰笋山。山顶有天文台,山麓为佘山镇。

②旧名蛇山。又名茶山、长山。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长江口外。


在上海市松江区北部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佘山“相传有佘姓者隐此,故名”。有东西两峰,东佘山海拔72.4米,西佘山海拔97.2米。山麓有地震台和秀道者塔(北宋建),山顶有天文台和著名的天主教堂。多茂林修竹,风景秀丽。建有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旅游度假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井县

    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隆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大桥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86新井县:“县界颇有盐井,因斯立名。” 先天初属阆州,天宝初属阆中郡,乾元初复属阆州。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废入南部

  • 安化州

   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(1016)改抚水羁縻州置,属宜州。治所在归仁县(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)。元废。北宋大中祥符九年(1016年)以抚水州改名,治归仁县(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小环江西岸中

  • 奉明县

    西汉元康元年 (前65) 置,属京兆尹。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北郊张家堡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元康元年(前65年)益奉明园户置,治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。属京兆尹。东汉初废。

  • 庐山

    ①亦名东庐山。即今江苏溧水县东二十里东芦山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溧水县有庐山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南宋乾道年间,建康守臣张孝祥言:“秦淮水三源,一自华山由句容,一自庐山由溧水,一自溧水由赤山湖,至府城东

  • 武刚县

    东晋改武冈县置,属邵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武冈市西南一里。南朝梁天监元年 (502) 改为武强县。

  • 通望县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阳山县置,属洪源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南大渡河南岸。乾元元年(758) 属黎州。后迁治今汉源县。北宋庆历六年(1046) 废入汉源县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阳山县置,治今四

  • 大陵

    ①春秋晋平陵邑,赵为大陵。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南十里大陵村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赵肃侯十六年(前334),“肃侯游大陵, 出于鹿门”。赵武灵王十六年(前310),“王游大陵”。均此。西汉时置大陵县。②春秋郑

  • 枫桥镇

    即今浙江诸暨市东北四十里枫桥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绍兴府诸暨县: 枫桥镇 “在县东北,即故义安县也。宋为枫桥驿,明初置巡司,寻废。今为枫桥铺,有枫桥公馆”。南宋乾道八年 (1172) 至淳熙元年(1

  • 大塘县

    1913年置,属贵州黔中道。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北大塘乡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1936年迁治通州里(今平塘县西南通州镇)。1942年与平舟县合并为平塘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定番州属大塘州判所辖地方

  • 罗秀墟

    即今广西象州县东北六十里罗秀乡。清乾隆《象州志》 卷1: “罗秀墟在北下里,离城六十五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