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仙峰寺

仙峰寺

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中之仙峰寺。清光绪谭钟岳《峨山总图》有仙峰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猴林

   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疆城志》凤山县:“渡(下淡水)溪至阿猴林,素为奸宄出没之处,故设下淡水县丞以驻之。”

  • 黄道镇

    金置,属郏城县。即今河南郏县西北二十五里黄道镇。

  • 平海

   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平海。清时莆田县丞驻此。

  • 奉天县

    ①唐文明元年 (684) 分醴泉、始平、好畤、武功、永寿五县地置,属雍州。治所即今陕西乾县。《元和志》卷1奉天县: “梁山,高宗天皇大帝乾陵所在,因名曰奉天。” 《新唐书·德宗纪》: 建中时,避泾原节

  • 北向户

    地区名。简称“北户”。泛指五岭以南中原王朝势力所及地区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二十六年(前221),秦地“南至北向户”,即此。因北回归线以南,居民往往向北开门户,故名。古地区名。简称北户。泛指五岭以南

  • 大弥江

    即今四川盐亭、射洪等县境梓江(梓潼水)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4潼川府:大弥江“在射洪县东。源出剑州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射洪县:大弥江“在县东。源出剑州,经盐亭县流入境。又有小弥江,在县北,下流皆注于涪

  • 石堰

    在今安徽青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青阳县:石堰“在县东四十里。诸山涧之水皆汇于此,有北山桥跨其上。明正统中作石堰,山水瀑溢,往往圮坏。正德初, 邑民韦仙倣做新安堰坝法, 以薪代石,遇圮则修。又凿渠

  • 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二年 (前 (520),六月 “丁已,葬景王。王子朝因旧官、百工之丧职秩者与灵、景之族以作乱,帅郊、要、饯之甲,以逐刘子”。古邑名。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

  • 北荆州

    东魏武定二年(544)置,治所在新城县(今河南伊川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汝州市及伊川、嵩县、汝阳等县地。北周废。东魏置,治南陆浑县(今河南嵩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嵩县、伊川、汝州等县市一带。北周

  • 迎恩寺

    俗名东大寺。创建于明天启四年(1624)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东关大街东北角(洛阳市第一高中所在地)。该寺是福王朱常洵为其生母郑贵妃建的。取名“迎恩”,是富王借庇于佛,称其母“心之善可因也;心可因,故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