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介休县

介休县

①西晋改界休县置,属西河国。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十五里。后废。北魏太和八年(484)复置,属西河郡。移治今介休市。北周废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平昌县为介休县,属介州。治所即今介休市。大业初属西河郡。义宁元年(617)为介休郡治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为介州治,贞观元年(627)改属汾州。明属汾州府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1992年改设介休市。

②北魏永安中侨置,属五城侨郡。治所不详。武定五年(547)徙治汲郡陈城(今河南卫辉市)附近。北齐废。


古旧县名。西晋改界休县置,治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。属西河国。后废。北魏太和八年(484年)复置,移治今市,属西河郡。北周废介休入平昌县,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平昌县为介休县,仍属西河郡。1992年撤销,改设介休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盘山厅

    清光绪三十二年 (1902) 析盘蛇驿牧厂地置,属锦州府。治所在双台子 (今辽宁盘山县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盘山县一带。1913年改为盘山县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置,治今辽宁省盘山县。属锦州府。1

  • 灵关百户所

    明置,属天全六番招讨司。在今四川宝兴县南灵关镇。

  • 鸡宗山

    在今四川茂县西南四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9茂州“铁豹岭”条下:“《皇朝郡县志》云:熙宁九年,因茂州筑城,静州将杨文绪导蕃董阿丹作乱,茂州南有鸡宗关,路通永康, 北有陇东路通绵州, 皆为蛮据,声援俱绝

  • 云冈石窟

    即石窟寺。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二里武周山上。上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造像。其山最高处曰云冈,故称云冈石窟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在山西省大同市西16千米武周山南麓。依山开凿,东西绵延1千米

  • 沤夷川

    一作呕夷川。其说不一:《周礼·职方》并州:“其川虖沱、呕夷”。郑玄注谓即祁夷水,当今山西广灵、河北蔚县等县境的桑干河支流壶流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、《水经注》则以为是滱水,即今河北中部大清河支流唐河。

  • 望春宫

    隋开皇中建,在今陕西西安市东。大业初改为长乐宫。唐复曰望春宫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万年县: “有南望春宫,临浐水,西岸有北望春宫,宫东有广运潭。”隋、唐行宫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浐水西岸。隋开皇中建,大

  • 碧庐

    在今湖南湘乡市南涟水上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: 碧庐 “宋董南美所居。自号碧庐居士”。

  • 狼洞砦

    南宋置,即今贵州黄平县治。明洪武二十二年 (1389) 置兴隆卫于此。

  • 阳万土州

    清乾隆九年(1744)析田州土州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北百峰乡。光绪五年(1879)改流设恩阳州。

  • 大岘山

    ①亦名赤焰山。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北十三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24和州含山县:“郦道元注《水经》云:滁水东经大岘山,西北流径大岘亭,即此山也。”《宋书·鲁爽传》:孝建元年(454),鲁爽反,“遣左将军薛安都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