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风亭
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北。《清一统志·汉阳府》:仁风亭“在汉阳县北、秋兴亭东。旧名寥廓。宋知军蔡纯臣更名”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北。《清一统志·汉阳府》:仁风亭“在汉阳县北、秋兴亭东。旧名寥廓。宋知军蔡纯臣更名”。
明洪武年间置,在今江西遂川县城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“附见”:龙泉守御百户所“在(龙泉)县治东。洪武七年置,三十二年革。永乐二年复置,隶赣州卫左千户所”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恭州置,治所在和集县 (今四川马尔康县东。一说在黑水县西沙石多乡西干市坝)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恭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恭州置,治和集县(今四川红原县南刷经寺镇
即今云南南部之红河。汉至南朝称仆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越巂郡青蛉:“仆水出徼外,东南至来唯入劳,过郡二, 行千八百八十里。”
在今湖北通城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通城县: 虎岩山 “在县西三十里。山深杳,虎穴其中”。
唐南诏置,为银生节度驻地。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。为南诏对婆罗门、波斯、阇婆、勃尼、昆仓等处贸易之所。南诏时筑,即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。曾置银生节度于此。为南诏南方重镇和对婆罗门、
即今浙江慈溪市西二十二里周巷镇。旧属余姚县。清乾隆 《绍兴府志》 卷7 《市》 引 《万历志》: 周巷市 “在县西北四十五里”。
在今河北武安市西南四十里。面积3.3万平方米。1976—1977年发掘一千多平方米。出土陶器均为手制。石器有磨盘和磨棒。年代距今八千至七千三百年间,早于仰韶文化。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一个
在今四川洪雅县南青衣江南岸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6嘉定府: 隐蒙山 “在洪雅县南。晋处士庞居正字隐蒙隐此”。山下为隐蒙镇。
一作春碑。在今西藏亚东县西南,近不丹、锡金界。为雪山之峡,土人称卓木,意为漩谷。卓木麻曲流经其间,土壤肥沃。峡中有著名之都会三,曰帕里、亚东、靖西。
亦作倮洛沟。 即今四川昭觉县西南解放村。 民国常隆庆 《雷马屏峨调查记》: “建昌经倮㑩沟、四块坝等地至昭觉一百九十里。” 1950年改设为解放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