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四川甘洛县西北坪坝乡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越巂厅:平坝铺“在厅北一百九十里”。
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南中蒙交界处哈拉哈河。《辽史· 圣宗纪》: 开泰四年 (1015),于厥叛,“ (耶律) 世良惩创,既破迪烈得,辄歼其丁壮。勒兵渡曷剌河,进击余党”。即 《金史· 夹谷清臣传》 之
西晋永嘉五年(311)分牂牁郡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平夷县(今贵州毕节市境)。东晋改名平蛮郡。西晋永嘉五年(311年)置,治平夷县(今贵州毕节市一带)。东晋改名平蛮郡。
①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南隅。《清一统志 ·扬州府一》 引 《江南通志》 曰: “相传浚河时积土而成。” 又引 《扬州府志》 曰: “其上构堂,董其昌题曰康山草堂,为康海与客燕饮弹琵琶处。”②又名东山。在今
又名仁地部、仁的部。宋大理置,属石城郡。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五里雨布村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仁德府: “其部曰仲扎溢源,后乌蛮之裔新丁夺而有之。至四世孙,因其祖名新丁,以为部号。” 元改仁德府
亦作铁门山、铁门关。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杰尔宾特西约二十六里。为中亚南北交通所经,左右皆山,形成狭径,唐代为史国与吐火罗之分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5: 铁门峡 “在渴石城之西。悬崖绝壁,高数十仞,径路
在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贺县图:东北有大发汛。
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高明县: 鹿峒山 “在县 (治今明城镇) 西南二十里。高二百余丈,延袤四十余里,拱向县治 (今明城镇),罗列如屏。赵佗尝获白鹿于此,名白鹿台”。
古名蒲昌海、盐泽、泑泽、牢兰海。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2: “回语,罗布者谓汇水之区。《吐鲁番回部传》 云: 罗布淖尔邻吐鲁番为巨泽。叶尔羌、喀什噶尔诸境水六十余汇之,是也。”
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三十里石门。《晋书·吴隐之传》: “朝廷欲革岭南之弊,隆安中,以隐之为龙骧将军、广州刺史、假节,领平越中郎将。未至州二十里,地名石门,有水曰贪泉,饮者怀无厌之欲。隐之既至,语其亲人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