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岳

五岳

古代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。即东岳泰山(在今山东泰安市北)、南岳衡山(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)、西岳华山(在今陕西华阴市南)、北岳恒山(原在今河北唐县西北。明改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)、中岳嵩山(在今河南登封市北)。《尔雅·释山》:“河南华、河西岳、河东岱、河北恒、江南衡。”又曰:“泰山为东岳,华山为西岳,霍山为南岳,恒山为北岳,嵩高为中岳。”其后始改为以衡山为南岳。传说五岳为群神所居,故自古帝王多往祭祀。旧说尧舜时已有巡狩五岳之举,乃汉儒附会,实则五岳制度始于汉武帝。《汉书·郊祀志》云:武帝“自封泰山后,十三岁而周遍五岳四渎矣”。又云:宣帝改元神爵后,“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”。唐玄宗、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。明初尊五岳为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酒店镇

    即陈酒店。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 西北二十八里四安镇。旧属南通县,为石港盐场入县孔道。在陕西省汉阴县西北部。面积59平方千米。人口7110。镇人民政府驻酒店垭,人口250。相传有人在山垭开酒店,故名

  • 淮南东路

    简称淮东路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(976)分淮南路东部置,至道三年 (997) 复与淮南西路合为淮南路,熙宁五年 (1072) 又分淮南路东部置,治所在扬州 (今江苏扬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北部(徐州、

  • 里洞

    即今广东新兴县南里洞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新兴县南有里洞。

  • 龙泉江

    又名遂江。在今江西遂川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遂江“在龙泉县东南。亦曰龙泉江。其上流为左、右二溪,合流绕城东下,会洁溪、雩溪诸水,又东北入万安县界。凡历八十四滩,至县西注于赣江”。

  • 胡庆余 (馀) 堂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内。是胡雪岩于清同治十三年 (1874) 创办的国药店。它与北京同仁堂并称为我国南北两家国药老店。现存建筑有二进,一进营业,二进制药。建筑的木构件均选用银杏、樟木,梁枋、隔扇、裙板雕饰精

  • 朱家桥市

    又名朱桥。即今上海市嘉定区西北朱家桥镇。清光绪《嘉定县志》卷1:朱家桥市,“咸丰末避难者聚此成市”。

  • 东小江

    即今浙江东部曹娥江的别称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咸通元年(860),“(郑)祗德始令屯郭门及东小江”。胡三省注:“东小江出剡溪,至曹娥百官渡而东入海。”古水名。即今浙江省东部曹娥江。唐咸通元年(860年),

  • 严墓镇

    即今江苏吴江市南八十里铜罗镇。因汉严忌墓在此而得名。元、明置烂溪巡司于此。传古名铜罗村,1947年改名铜罗镇。

  • 唐官屯

    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南五十里唐官屯镇。清设千总汛于此。同治 《静海县志》: “唐官屯千总汛分管卫河东岸。北自陈官屯起,南至青县马厂止,计长四十六里。西岸北自曹家疙疸起,南至青县赵家洼止,计长四十里余。”

  • 乌罗府

    明永乐十一年(1413)置,属贵州布政司。治所在乌罗长官司(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乌罗镇)。正统三年(1438)废。